【大紀元10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徐毓莉台北三十一日電)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以六年級身分,在許多人驚歎眼光中,接下國內頗具規模的老人福利社團執行長一職,面對台灣人口老化的隱憂,她相信,人力時間銀行中互助概念的落實,可轉化為台灣社會改造的契機。
有著如同鄰家女孩般的甜美笑容,第一眼很難將年輕的她,與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畫上等號,大學就讀逢甲大學合作經濟系的她,形容那是一個最沒有銅臭味的商學院科系,也是啟蒙她走入社會福利的重要時期。
談到投身社會服務工作的原因,林依瑩告訴中央社記者,好像沒有特別原因,然而在了解她的家庭環境後,不難勾勒出日後踏入社服工作的景象。
林依瑩父親在鄉公所擔任民政課長,從小就帶領孩子們進行環保掃街、社區公益活動,林依瑩在耳濡目染下,對社會服務工作產生興趣。
投身台灣高齡化社會至今,林依瑩對台灣高齡化的未來仍樂觀面對,她說,美國社會結構是先富有後人口老化,中國是先人口老化後富有,台灣則是先小康後人口老化。
林依瑩認為,台灣民間資源豐富,人口老化問題應從民間扎根做起,她以罕見疾病三兄弟個案為例,當時一下子就湧入龐大的捐款,可見台灣民間資源豐富。
人口老化對台灣是一個危機,但也可以當做是「契機」,她說,志工人力時間銀行則可當成重要推動工具,培養台灣民主素養,並提供足夠的支持力量照顧老人,而非單靠外勞。
志工人力時間銀行運作的模式是將志工所服務的時數儲存起來,等到他本人或是他的親朋好友有需要關懷或照顧的時候,再將服務的時數提領出來,請其他志工來服務。
林依瑩表示,如何透過在社區推動志工服務老人,建立公民參與的善良平台,讓社區老人活得有尊嚴、快樂,是弘道未來責無旁貸的使命。
「接棒,是無上的光榮,上任,是肩上重責的開始,也是社會使命的實踐」,對於外界質疑她「年少」,林依瑩坦然面對,以過去實務經驗以及豐厚的理論基礎迎接挑戰,屬於年輕世代的她,逐步推動弘道基金會的資訊化,為內部注入更多新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