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高低所得家庭子女接受高教比率差距增大
【大紀元10月3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韻台北三十日電)教育部分析近十年教育發展概況發現,最高與最低所得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差距,由民國八十年的十三個百分點,增加至民國九十一年的三十個百分點;青輔會表示,落差有待教育資源投入,以緩和教育不平等問題。
教育部近十年教育發展概況統計,將家庭年收多寡分為五個等級,分析十八至二十三歲民眾接受高等教育比例,發現民國八十年時,家庭年所得在前百分之二十的最高所得家庭子女,接受高教比例為百分之三十六點七,家庭年所得在最後百分之二十的最低所得家庭子女,接受高教比例為百分之二十三,兩者差異為十三點七個百分點。
分析也發現,最高、最低所得家庭子女接受高教育比例差距逐年拉大,民國九十一年,最高所得家庭子女接受高教比例為百分之六十七點四,而最低所得家庭子女接受高教比例只有百分之三十六點九,兩者差異增加到三十點七個百分點,顯見低收入家庭子女的教育處境越來越不利。
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在「青少年政策白皮書綱領」分析,社會弱勢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求學歷程往往比一般學生艱辛,加上所接受到的教育資源分配不足,導致學習上的障礙與困難,進而影響學習意願,形成一種惡性循環,而教育弱勢將影響弱勢學生未來的的就業情況與市場競爭力,牽涉範圍相當廣泛。
另外,隨著網際網路高度發展,也衍生數位落差;青輔會表示,經濟落差導致的教育落差,有待教育資源投入,以緩和種種不平等問題。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黃雯玲指出,對弱勢族群學生,教育部提出的助學政策包括減免學雜費、大幅調降就學貸款利率、共同助學措施等,教育部近幾年投入資源,致力提供中低收入戶子女就學補助與扶持,為縮短經濟落差造成的教育落差,教育部也蒐集各國資料,希望能參考各國經驗研商政策,致力縮短經濟落差造成的教育落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