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的荷蘭人 馬拉松待客之道卻值得學習
【大紀元10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劉玉峰報導)荷蘭人的「精明」和「現實」舉世聞名,不獨做生意如此,即使朋友聚會、杯觥交錯之際,也能隨時沉下臉,把帳單分得一清二楚。甚至愛得死去活來的情侶,步入禮堂之前,還是得拋開濃情蜜意,先把房子汽車、鍋碗瓢盆的歸屬確認簽約,否則「前情作廢」。
在這個「實利至上」的國度,人們完全以現實條件來考量取捨,沒有一絲人情牽絆。然而,荷蘭人不是冷血,他們把人性中至善的「關懷」和「熱情」,完全投注在「體育運動」與「公益活動」上,溫馨熱鬧、享譽國際的ING阿姆斯特丹馬拉松,就是最好的說明。
最簡單的例子:為了讓參賽選手保持正常生活,ING阿姆斯特丹的馬拉松起跑時間是上午十一點,選手可以睡足、用餐之後,輕輕鬆鬆開拔到起跑點熱身,準備大顯身手。一般民眾也可從容找個絕佳的定點,欣賞數萬選手呼嘯而過的壯盛景象,並且為他們加油鼓勵。
反觀ING台北國際馬拉松選在清晨七點開跑,為的是減少交通衝擊,唯恐影響市民的作息。但是,提前開跑對選手和工作人員是多麼沉重的負擔﹗十二月的台北,寒風刺骨,九萬名選手必須犧牲睡眠,摸黑趕到市政府廣場報到、熱身,睡不好、吃不好、精神不濟,根本無法享受城市路跑的樂趣,數千名工作人員和志工更是徹夜無眠,苦不堪言。
然而,即使將近十萬人忍辱負重,每年還是有不少開車或騎機車行經比賽沿線的民眾,對著負責交管的警員咆哮、按喇叭,或是對參賽的各國選手猙獰叫罵,甚至從人群中竄出,瘋狂衝撞而過,險象環生。
這些白目民眾可說是台灣形象最負面的宣傳,他們對於宣導再三的交通管制措施視而不見,或是早就打算蠻幹硬闖,只顧自己方便,不願稍稍調整動線。
歲歲年年,這樣驚悚唐突的畫面,一再重複於台北街頭上演,帶來的,不只是十萬人的心酸無奈,更是台灣積極提昇能見度的諷刺。
崇尚「極端自由」和「個人主義」的荷蘭人,尚且能忍受短暫的交通不便,虔心協助ING阿姆斯特丹馬拉松順利舉行,以「熱情好客」自詡的台灣人,為何不能?(//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