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治療尿床 教育先行

佳宜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0月18日訊】尿床是一種常見病,在美國, 大約有5百萬到7百萬的兒童尿床。尿床,醫學上定義為「遺尿症」( enuresis), 是指一個人在睡眠狀態下不自主地排尿的一種病症。一般而言, 尿床本身並不直接損害健康, 但它會嚴重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孩子常因為尿床而變得自閉自卑, 沒有安全感, 在睡前常變得緊張兮兮的, 不敢參加一些校外夜宿活動或旅行﹔再加上父母對尿床的成因不瞭解,可能對孩子指責不滿, 令孩子更加感到羞恥。久而久之,會造成孩子嚴重的心理負擔,嚴重影響人際關係的協調。

如何陪伴尿床兒早日度過這段尷尬的歲月, 並幫助孩子心理上健康地成長? 喬治亞華盛頓大學醫學院(The Geora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兒科教授班乃特(Howard Bennett)醫生最近出版了一本名為《乾燥的醒來: 幫助兒童克服尿床指南》, 這本書不僅是寫給家長的, 同時也是給孩子們的。小讀者們隨著書中的超級英雄膀胱人(Bladderman)和他九歲的夥伴聶胖(Nephron)去探險, 一路上,他們會發現有趣的真相,教練的叮嚀,小測驗,「乾燥床鋪」實驗,及孩子警戒區,最後在家長-孩子隊的通力合作下戰勝尿床。這本書旨在揭開尿床的面紗,讓孩子們瞭解到這並不是他們的錯,因為尿床並不是自我控制力的問題,而是由於生理因素造成的﹔同時描述了循序漸進的步驟,鼓勵孩子主動參與解決尿床問題。

一般認為, 小孩在滿三歲後夜晚睡覺就不應該尿床了。事實上, 根據一些國家的研究調查報告顯示, 有三分之一的小孩在三歲以後還會尿床, 滿六歲時還有百分之十五會尿床, 十歲以後才降到百分之五左右, 甚至成年人還有百分之一到二會尿床。除了極少數受環境影響,暫時性的尿床外, 絕大多數尿床兒童是屬於原發性的, 就是一直尿床,從未斷根。

隨著年歲的增長,尿床孩子的比例會越來越少,每年有百分之十五的尿床孩子會自己停止。但往往很多孩子不願意苦苦等待它自己停止, 最常用的方法是鬧鐘或警鈴, 前者就是利用鬧鐘在固定時間叫醒小孩起來解尿, 後者是有一個探針夾在內褲上, 一測到幾滴尿液就會啟動, 發出蜂鳴聲﹔ 其次用的方法是藥物治療,但有副作用。單一使用這些方法,很難治癒尿床, 因為一旦停止, 就容易復發。美國南伊利諾斯大學醫學院(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泌尿科主任麥肯納(Patrick McKenna)強調說:「教育才是關鍵」。鬧鐘只是治療方法中的一部份, 讓家長和尿床孩子先認識人體是怎麼控制排尿的, 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再加上良好的訓練,家長和孩子間的合作,可以達到最理想的治癒效果,達到或超出設備的功效。

班乃特醫生用一只灌水的紅色氣球來演示膀胱如何運作及如何控制它。腎臟的工作是製造尿液, 然後尿液順著管道流到膀胱。膀胱就像一只氣球, 裝著尿液,並有肌肉組成的「門」把尿液關在裡面。當膀胱盛滿是, 它就會給大腦發出信號, 然後大腦發出指令, 讓「門」打開。如果你自己想成為夜間尿尿的主管, 所有這些器官都要一起合作:腎臟制造適量的尿液; 膀胱盛裝尿液, 盛滿時告訴大腦;大腦要麼告訴膀胱的「門」關著直到早晨, 或是讓你醒來上廁所。

發生尿床主要有三個原因: (1)雖然人的膀胱大小差不多, 但有些人在膀胱還沒有裝滿之前就感到尿漲, 班乃特醫生稱之為「功能性小膀胱」;(2)有些孩子體內產生的血管張力素(vasopressin)不足, 從而無法令腎臟在夜間減少尿液製造量; (3)有些孩子晚上不容易醒來, 即使尿漲仍沉睡著。男孩夜間膀胱控制的延遲是女孩的兩倍, 而且尿床是一種遺傳病, 父母小時候尿床, 他們的孩子就有一半的幾率產生相同的症狀。

針對排尿的機製,班乃特醫生和其他一些專家建議尿床兒逐漸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並作一些適當的鍛練﹕(1)晚上少喝水, 尤其不要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減少夜間排尿量;(2)睡前一定要小便, 把膀胱排空;(3)使用鬧鐘或父母在固定時間叫醒小孩起來解尿,並讓他回想剛才身體或膀胱有甚麼感覺,以便逐漸養成不需鬧鐘就能自行起床解尿﹔(4)白天不要限制飲水量, 每日至少有1次隨意保留尿液到有輕度脹滿不適感,以鍛練膀胱功能, 進行膀胱控制練習﹔(5)在日曆上記錄「濕」或「干」之夜,不論結果如何,每週家長都應該對孩子的努力給予小小的獎勵,以維持孩子參與的熱情。(摘自《健康生活》雜誌)

瞭解尿床的原因, 勇敢的去面對它, 積極的治療它, 尿床就不那麼可怕了, 而父母對尿床兒的支持, 體諒, 耐心和鼓勵, 對尿床兒信心的建立及心理的成長有很大的正面影響。
(//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