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在五中全會受挫?
【大紀元10月16日訊】(亞洲時報 潘小濤撰文) 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勝利閉幕」(中國的政治會議沒有那次不是「隆重召開」的,最後一定是「勝利閉幕」的!),其全議公報僅提及「十一五規劃」,對於會前傳聞甚囂的遼寧省委書記者李克強升任政治局候補委員,則隻字未提。換言之,五中全會並沒處理人事陞遷的議題。法新社指出,胡錦濤無法安插心腹進入中央的權力核心,是一次重大挫折。
毫無疑問,胡錦濤亟欲安插親信進入政治局,但受到各個派系的強烈抵制,結果李克強「入局不成」,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等「團派」明日之星,也無法更上一層樓。在中共現行體制下,人事安排對胡錦濤是否有所作為、能否隨心所欲的施政,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胡錦濤真的希望實現「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必須完全掌握人事權,第一步就是在中共最高決策層的政治局,擁有足夠的票數支持自己。
從這個角度看,胡錦濤在五中全會確實受到不少挫折。更嚴重的是,還有兩年就是中共十七大,時間已經不多,胡錦濤若要開啟一個屬於自己的新時代,必須從現在開始,安插自己的親信「卡位」,讓他們處於接班的最佳位置,否則到了中共十七大,胡錦濤仍然是一個「跛腳鴨」領袖。
事實上,從五中全會公報來看,胡錦濤有很大野心去開啟屬於他自己的新時代。如何開創呢?第一,胡錦濤先否定過去的發展模式,也就是鄧小平和江澤民留下來的東西,這樣他提出「科學發展觀」,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胡錦濤今年初全面掌權以來,官方媒體逐步加強對過去「惟發展論」後遺症的批評力度:貧富懸殊加劇、地區發展不平衡、農民負擔加重、城鄉差距擴大、環境破壞變本加厲等,很多項目都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等。五中全會公報,也有很多否定過去那種發展模式的曲筆:「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努力緩解地區之間和部分社會成員收入分配差距擴大的趨勢」、「認真研究並逐步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胡錦濤否定過去的發展模式,當然旨在提出自己的科學發展觀,讓黨內外更容易接受他的政治理想。所以,他在二OO三年的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以人為本」、「和諧社會」;二OO四年,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這次五中全會,胡錦濤終於全面闡述、詮釋甚麼是「和諧社會」,並透過「十一五規劃」落實科學發展觀,以達至他心目中的「和諧社會」。因此,五中全會公報是胡錦濤政治思想的完整宣示,也是中共未來幾年的政治綱領,「十一五規劃」則是落實這個網領性文件的具體政策措施,建構「以人為本和諧社會」。
但是,胡錦濤現在不但無法在決策層形成自己的班底,為他的決策鳴鑼開道,也不能控制各省市;「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連宏觀調控也不能強迫地方政府接受,各級官員退股煤礦的限期,也因為受到強烈抵制而一再押後,顯見中央權威之低落,以及地方諸侯的跋扈。因此,在未來一段時期,能否提拔更多的親信,已關乎胡錦濤的政治生命,他在五中全會受挫,一定要捲土重來,大幅度的調整高層人事,牢牢控制從中央到各省市的主要領導。
當年鄧小平在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否定毛澤東的「以階級鬥爭為綱」,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但受到地方領導中的文革餘黨的抵制,在緊接著的兩年,鄧小平大量提拔支持自己的人進入中央,八O年的中共十一屆五中全會,更把胡耀邦、趙紫陽升為政治局常委,各種改革開放的措施才得以逐步落實。至於胡錦濤一人獨大之後,對中國是禍是福,則是另一個回事了。
當然,胡錦濤還可以大力的推動政治體制改革,引入更多普選機制,特別是建立黨內直選機制,徹底改變目前這種不合理的分權方式,不但讓中央政府擁有必要的執政權威,還可以建立合理的中央和地方關係。但是,胡錦濤連人事任命也受到重重制肘,更何況如此革命性的體制變革!
註:潘小濤為香港時事評論員。(//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