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高漲,人們不禁要問:石油還能燒多少年?全世界幾億輛汽車,這麼多飛機來來往往。遠程大型客機波音747一次就要加燃油85噸,最近除役停止飛行的協和式超音速客機要加96噸油。今天,充電的汽車是有了,充電的飛機看來還是飛不起來。全世界每天的原油消耗量已非常驚人,一九九六年時就已突破七千萬桶,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預計到二○二○年時將達到每天一億桶(一桶等於159公升或42加侖)。
其實不用著急。據OPEC估計:按現有開採量,OPEC國家儲藏量還能用八十年,而非OPEC國家的儲藏量可能有二十年好用。
OPEC已查明的蘊藏量最大的產油國︰
沙烏地阿拉伯 → 2614億桶(約290億噸)
伊拉克 → 1120億桶(124億噸)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 978億桶(108億噸)
科威特 → 965億桶(107億噸)
伊朗 → 926億桶(103億噸)
這還不包括美國,俄羅斯和中國等非OPEC大國。
據美國能源部的資料表示,截至二○○○年一月一日為止,全世界石油的總蘊藏量為10160億桶(約合1320億噸)。人類在過去工業化發展的一百五十年中已消耗了一半的石油,保守估計地球上至少曾蘊藏兩千多億噸的石油。
今天,科學家普遍認為石油是史前動物在高溫高壓下腐化而產生的。然而科學家們一直不解的是到底需要多少次的史前生物毀滅,才能產生今天這樣多的石油﹖石油是否僅僅由動物的腐化演變而來﹖
我們知道人體和動物的身體70%是水,在地表面只會腐爛掉。按現在的理論,只有在地下高溫高壓下碳水化合物才能分解成碳氫化合物,成為石油。全世界的人口是70億(7×109),假設每人平均70公斤重,加上人類飼養的牲畜(野生動物分布分散不計),不難計算大概可以產生三億噸原油。
7 × 10的9次方 × 2(人+牲畜)× 70㎏ × 30﹪ = 2.94 × 10的8次方噸 ≒ 3 × 10 的8次方噸
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的數據是全世界一年消耗大約29億噸原油。換言之把現在所有人類與牲畜完全轉換成原油,這3億噸只夠用一個半月的。
有人說史前的生物個體大,數量多。我們假設史前「龐大」的動物有大有小,平均每個一噸,仍按有效成份30%計算,要形成兩千多億噸石油得有近七千億頭史前生物,地球上怎麼裝得下?況且牠們都還有一個生存環境。若假設牠們的生存密度達到了人類今天的水平,即七十億頭。那麼就需要一百次的集中屠殺和深度掩埋才能生成兩千多億噸石油。
但是,考古的發現並不支持這樣的事件。科學家認為兩億五千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時恐龍時代展開,到六千五百萬年前小行星的撞擊地球而造成恐龍的滅絕。從寒武紀到白堊紀,目前只發現有六次大滅絕,其中最有意義的兩次災變是小行星撞擊造成的地表面滅絕。但是我們知道,在地表面恐龍滅絕只會腐爛掉,不能生成石油。
假設存在集中滅絕和深度掩埋,那麼就需要板塊的運動有突發性,像「揉麵」一樣地突然把動物埋掉。緩慢的地殼運動只會使屍體腐爛,最終成為骨骼化石,而地震和火山只能造成局部災變。但是目前地質學的發現認為板塊自有生物後是很穩定的,沒有全球性的突發性運動,而只有緩慢的地殼運動。何時有這樣龐大的力量?目前也難以解釋。
從種種對石油的成因分析,質疑了傳統理論認為石油是由動物的腐化演變而來的觀點,我們不禁再次思考生命的起源到底是怎麼回事?
以上的證據與發現幾乎都是對於我們不疑有他的「常識」的莫大衝擊。既然科學常識是有問題的,那麼人類一直以來所認為自己認知到的「宇宙真相」,離真正的宇宙真相,究竟相距多遠?
其實現在科學在邏輯上的基礎是屬於「歸納法」。也就是說,經由不斷地觀察,集合了大量的觀察結果,再進行學說的建立。一旦學說建立後,必須經過更嚴格的實驗證明,一旦發現不能解釋的例證時,這個學說就不成立了,必須退回去重新作新的假設。而要成為定律就更嚴謹了,在長時間的研究後確認這個學說沒有問題後,經過更加仔細地驗證,此時必須在邏輯上也要能非常嚴謹,足以說明相關的大部分事例,才能成為定律。同樣的,如果有反例或者是邏輯上的瑕疵,也必須退回學說的階段,重新審視。
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 v:shapes=”_x0000_s1025″> | ” v:shapes=”_x0000_s1026″> | ” v:shapes=”_x0000_s1027″> | ” v:shapes=”_x0000_s1028″> | ” v:shapes=”_x0000_s1029″> | ” v:shapes=”_x0000_s1030″> | ” v:shapes=”_x0000_s1031″> | |||
發現反例 | 發現反例 | 發現反例 |
因此我們知道,雖然目前大部分科學家承認進化論,但是畢竟它只是一個學說,在邏輯上仍然有許多漏洞,嚴謹的科學家都對這個學說持保留態度。關於人類從何而來?生命的起源為何?這是所有科學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嚴肅的問題。用一個還未能確定的學說當作教科書的內容是令人質疑的與不正確的。
而不斷發現的考古證據更是對進化論有力的反證。如果說一個反證就足以推翻進化論的邏輯基礎,面對這麼多的例子,難道我們還認為它們只是偶然的發現?
今天的社會上,許多人想的是如何取得更好的競爭力,以爭取更好的事業成就與幸福的生活。隱隱約約,達爾文進化論的假設之一「適者生存」,已經成為人們處事的準則。然而當我們發現達爾文的學說有很大的漏洞,甚至有嚴重錯誤的同時,我們想一想,許多人強調的「競爭精神」是不是也有問題呢?也許宇宙的規則不但不是互相競爭,反而是互相幫助與寬容接納呢!
相信大家對「史前文明」一詞已經不陌生了,前面我們介紹了許多人類史前生活遺留的例證,接下來的章節我們要看看科學家發現的一些確實存在過的史前文明的證據。
1. 曹凱。進化論,一個錯誤的信仰(上)(中)(下)。//big5.zhengjian.org/123,81,157,6.html
2.李難編(1982)。生物進化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John Horgan(1991 Feb). In the Beginning. Scientific American, Vol.264, p.100-109.
4.Michael A. Cremo, Richard L. Thompson(1993). Forbidden Archeology : 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 Alachua, FL: Govardhan Hill Publishing.
5.Melvin A. Cook(1970). William J. Meister Discovery of Human Footprints with Trilobites in a Cambrian Formation of Western Utah. In Walter E. Lammerts(Eds.), Why Not Creation?(chap. 6, p.185-193). Presbyterian and Reformed Publishing Co.
6. Henry R. Schoolcraft, Thomas H. Benton(1822). Remarks on the Prints of Human Feet, Observed in the Secondary Limestone of the Mississippi Valley.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 Vol.5, p.223-231.
7. Elizabeth Finkel(1998 May 29). Aboriginal Groups Warm to Studies of Early Australians. Science, 280(5368), p.1342-1343.
8. Tuttle R. H.(1990 Mar). The Pitted Pattern of Laetoli Feet. Nature History, p.61-64
9.Researcher Turns Brown Algae Phylogeny Upside Down(2002 July 2).
//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2/06/020627010513.htm
10.Clete Knaub, Gary Parker(1982 Dec). Molecular Evolution? IMPACT, No. 114. //www.icr.org/pubs/imp/imp-114.htm
11.Ayala, F.(1978).The Mechanisms of Evolu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239(3), p. 56.
12.Fitch, W., E. Margoliash(1967). Construction of Phylogenetic Trees. Science, Vol. 155, p.281.
13.沈瑞良(1997)。科學否定進化-揭開進化論的疑點與破綻。台北:淑馨出版社。
14.董光壁(1996)。天地之初──自然的演進和生命的誕生。哈爾濱: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15.Nicholas Wade(2002 June 18).Staple of Evolutionary Teaching May Not Be Textbook Case. New York Times.
16.OPEC Annual Statistical Bulletin 1996.
17.OWEM Scenarios Report 1998.
18. Non OPEC Fact Sheet,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DOE.
19. Luann Becker, Robert J. Poreda, Andrew G. Hunt, Theodore E. Bunch, and Michael Rampino(2001 Feb 23). Impact Event at the Permian-Triassic Boundary: Evidence from Extraterrestrial Noble Gases in Fullerenes. Science, 291(5508), p1530.
20. Geochronologic Chart, Tom.com Ltd.
(待續)
——轉自洞見文化出版 《揭開史前文明的面紗》(//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