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胞們對菲國社會的回饋–貨櫃流動教室
【大紀元1月8日訊】(中央社記者林行健馬尼拉特稿)旅居菲律賓的多個台灣僑社組織和台商們本著回饋當地社會的精神,默默行善幫助菲律賓貧民,其中的一個新創意是創辦了三間由貨櫃改裝而成的流動電腦教室,提供當地貧窮民眾教育機會,讓他們能學習一技之長,提高生活水準,最終脫離貧困。
在呂宋島武六干省偏遠鄉鎮的一座鎮公所外,停著一輛天藍色的貨櫃,龐大的體積和活潑的色彩格外引人注目;走進貨櫃中更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原來它竟是一間由菲國僑領和台商們所捐建的一間流動教室。
在商言商,商人們通常給人們的印象多是一切以賺錢為優先,但是菲國許多台灣僑社組織卻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決心回饋當地社會,默默行善,幫助菲律賓貧民,就是其中之一。
以愛護基金會為例,它成立於二零零三年年初,由華僑林育緯擔任會長,目前成員包括八名華僑和六名台商。他們充份體認到知識就是財富這句話的內涵,因此基金會決定將回饋社會的工作重點放在為菲國廣大貧窮民眾提供教育機會上,讓他們能在習得一技之長後獲得謀生能力,提高生活水準,最終脫離貧困。
在這樣的宗旨下,愛護基金會首先推出獎學金方案,成功協助十六名菲國貧寒學生完成大學教育。但是他們有感於獎學金的協助名額有限,基金會開始思考如何幫助更多貧民。他們終於別出心裁地創辦了三輛流動電腦教室,它們又被稱為Van Aralan「學習貨櫃。」
每輛「學習貨櫃」內各裝設十五至二十部電腦、一部印表機、和有十六孔的電線插座,還安裝有冷氣,使學生能更舒適地學習。
據愛護基金會董事兼菲律賓台商總會諮詢黃清榮介紹,貨櫃車是由菲國台商總會副總會長丁金煌捐贈、電腦軟體由菲律賓微軟公司哈微爾先生提供、部份電腦是由汐谷電腦中心的白鴻基捐贈。
黃清榮說,電腦常識已是現代人的必備技能,愛護基金會決定首先從電腦教育著手,教導平時沒有機會接觸電腦的菲國貧民學習電腦,課程包括:文字處理、版面設計、數據運算等應用軟體。
與武六干地方關係良好的黃清榮指出,這三輛流動電腦教室視地方的需要,輪流前往武六干省各偏遠鄉鎮授課,每處停留三期,每期為時三週,一天分四梯次上課,也就是說每處每三個月即可有至少二百四十名學生受惠。
每輛流動電腦教室有三名志工教師,他們有的本身就是流動電腦教室的受益者。報讀的學生年齡從八歲至五十歲都有,涵蓋社會各階層,包括小學生、公立學校校教師、警察、地方政府官員等。
更有意義的是,愛護基金會為了使這項流動教育能對學生的謀職產生實質幫助,還特別與菲國教育部、就業輔導處配合協調,每期結業時除由基金會頒發結業證書之外,教育部也會為每一名學員頒發就業輔導處認可的證明。
每一期的結業典禮,地方官員如鄉鎮市首長都會到場親自頒發結業證書。許多學員在領取結業證書的一刻喜極而泣,緊緊擁抱愛護基金會的成員和志工。在見到學員們的人生獲得重大改變和充實,愛護基金會的人員也感到無比欣慰。
鑑於流動電腦教室的成功,愛護基金會開始著手組裝貨櫃烹飪教室,在菲律賓烹飪教育基金會的配合下,指導偏遠貧困地區民眾烹飪技術,目標在讓學員們畢業後能受聘為廚師或開小吃店營生。(//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