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高縣樹德科大牛墟活動惕勵莘莘學子
【大紀元1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高雄縣四日電︶一場傳統懷舊的﹁牛墟﹂傳統市集今天在高雄縣樹德科技大學展開,攤販的叫賣聲、橫行校園的牛車、農家提供的牛鈴及牛軛等農耕器具展示,讓人憶起古早味的台灣生活,也惕勵莘莘學子要勤奮向學。
墟是市集的意思,牛墟是牛隻販賣的場所。早年台灣,農耕動力全靠牛隻,幾乎所有農民都飼養牛隻,無論是耕田拉車或乘座,都仰賴黃牛或水牛。
樹德科大建築與古蹟維護系獲得的資料顯示,南台灣在全盛時期有兩千多頭牛隻,因此牛隻的買賣流動頗為頻繁,也造就部分牛販專門以介紹牛隻買賣為業。民國十三年因應實際需要及牛販業者的鼓吹,在當時的岡山郡岡山庄﹁宅內保仔﹂古厝前大埕︵現今岡山鎮維新路南邊︶,成立第一個岡山原始牛墟,並訂定每月一、四、七日為墟日,當天來自四面八方的牛隻群集墟中交易,人頭鑽動,牛隻叫聲、牛販討價還價聲,加上雜耍與點心吆喝聲、賣藥郎中的歌聲相互交織成一片熱鬧的景象。
這處牛墟幾經遷徙後在岡山鎮前峰阿公店溪邊落腳,到民國六十九年十月因不敵農業生產機械化的改變,而停止營運。
為讓年輕學子追憶當年祖父母的篳路藍縷,以及農民樂天知命的勤奮,樹德科大建築與古蹟維護系的師生,選擇在休耕後的農閒時期,與學校附近的農家共同策劃今天的﹁牛墟活動﹂。
會場展示的農耕器具、乘坐的牛車、牛隻都是高縣燕巢鄉居民友情贊助。活動安排有溫馨的路邊奉茶、古早味攤販如抽抽樂、麥芽糖、打彈珠等,學生的叫賣、吆喝聲,緩步行走的牛車,讓人有如置身在早期台灣的農村。
學校建古系學生蘇柏嘉,學校位在農業鄉鎮的燕巢,藉由社區居民的日常生活文物的提供與展示,不僅增加學生與社區居民的互動,也讓更多人了解牛墟的背景與農業社會的發展軌跡,也表達學校對燕巢地區鄉土文化的關懷,並使社區文化環境與校園緊密結合。
會場也安排為澎湖縣花嶼國小愛心捐書活動,獲得全校教職員工熱烈響應。94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