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要聞

盆地效應 北市耐震大考驗

【大紀元1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陸敬民╱台北報導〕南亞海嘯悲劇,再度引發國人對地震的恐懼,加上昨天下午日本千葉縣南方海域又發生芮氏規模6.8強震,災難電影中的情節不再是遙不可及。地震專家提醒,台北盆地地質鬆軟,若花蓮外海發生強震,台北市所受到的「盆地效應」將較其他地區明顯。

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副所長黃柏壽透露,從國內歷次地震紀錄裡發現,每當花蓮外海發生較大規模的地震時,隸屬盆地地形的台北市,都會遭受較為明顯的影響。其中,台北市東南緣的「盆地效應」更為明顯。

他以發生在去年10月24日的台北市地震為例,那次地震規模最後被證實不過3.7,但因震央就在台北市東區的四獸山,不但緊鄰信義計畫區,而且就在全球第一高樓「台北101」旁邊,因此引起各界關切。

震央曾出現在四獸山,使得台北101的建築耐震性能引發關注。黃柏壽說,其實台北市的地震發生頻率遠低於台灣其他縣市,但正因發生頻率低,資料來源有限,所以不易進行統計分析,加上台北市貴為首都,自然受到外界較多的注目。

根據台北金融大樓公司所提供的各項數據,黃柏壽認為,「台北101」在耐震及防災避難設計上頗為完善,但該大樓所在地點,確實會受到較為明顯的「盆地效應」影響,因此仍舊不能掉以輕心。

地球科學所日前通過一項有關於台北市盆地效應的研究案,地球所將在台北市各重要地段,以鑽井方式埋設地震儀,平均深度達100公尺,黃柏壽希望這項研究,能揭開更多有關盆地效應的謎團。

地球所埋設地震儀解盆地效應謎團,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郭鎧紋指出,根據政府對全台各地區建築物耐震係數的設計規範,可以發現,台北市其實是一個地震頻率較少、規模也較小的居住環境。

郭鎧紋表示,目前台北縣市、基隆,以及桃園地區的建築物,耐震係數設計規範為0.23g,高雄市與部分高屏地區也是0.23g,至於台灣其他地區,則採較為嚴格的0.33g。

郭鎧紋說,台北盆地發生地震的頻率少、過去已知的發生規模也較小,但由於台北盆地土質鬆軟,容易產生「盆地效應」,加上人口擁擠,建築物密集,因此就算極少發生震央在台北市的地震,或者上述地震因規模太小而沒有造成災害,台北市也應嚴防來自花蓮外海的強震。

中國技術學院建築研究所副教授、前台北市土木技師公會理事長詹添全表示,相較於其他縣市地質,台北盆地猶如「果凍」一般。

根據「921」與「331」大地震後所測得的數據,台北盆地的地震共振週期長達1.32秒,對建築物的傷害,將遠甚於其他地區。

詹添全認為,雖然台北盆地發生地震的頻率較低、已知的規模也較小,但由於「盆地效應」的影響明顯,因此政府應以較為嚴格的耐震係數設計做為規範。

郭鎧紋也認為,由於台灣發生都會型地震次數少,所以國人對都會型地震所造成的災害所知有限。

他以「921」為例,由於「921」發生在人口較不稠密的非都市地區,因此所造成的災害,尚無法與發生在日本都會區的阪神大地震相提並論。

不過,若台灣未來一旦發生都會型地震,在沒有一套完善的建築物耐震機制與都市防災避難措施的情況下,屆時台北市能否承受這樣的打擊,相當令人擔憂。

為了避免因強震來襲而造成更大的災害,郭鎧紋建議,政府應儘速拆除建築物防火巷內的違建,以利未來救災運作。此外,老舊房屋也應儘快更新,才有希望將傷害降到最低。

101耐震強度與核電廠同級

〔記者陸敬民╱台北報導〕有關台北盆地東南隅易受「盆地效應」影響,台北金融大樓公司昨天表示,「台北101」大樓耐震強度「相當於核電廠等級」,因此民眾大可放心。

台北金融大樓公司協理楊文琪表示,「台北101」大樓在設計時,便已將「盆地效應」考慮進來。該大樓總共有380支深入岩盤15到30公尺的基樁,而且大樓底盤厚達3.5公尺,基礎相當堅實。

此外,「台北101」大樓在建築物結構體本身採用「巨型結構」(Mega Structure )的設計,以8根巨型鋼骨做為骨幹,可承受震度達7級的地震。

在耐震週期方面,「台北101」大樓是以2500年的大地震回歸週期做為基準,換句話說,即使發生2500年一遇的大地震,「台北101」大樓依然能夠修復。

至於風阻尼器部分,這顆全球最大的大鋼球,可消減大樓40%的搖晃程度,提升位於大樓內部人員的舒適度。

新聞辭典–盆地效應

何謂「盆地效應」?

專家指出,地震強度通常會以「同心圓」形式向外傳遞,但台北盆地內的震度卻較周邊地區來得高,這是因為台北盆地周圍是堅硬的地盤,但盆地內的土質為萬年沉積物,結構鬆軟,因此花蓮外海的地震,經過台北盆地周邊反射後便聚集在盆地中心,讓盆地內部鬆軟土層的震度被放大,使得身處盆地內的建築物所受到的震波衝擊也就更為嚴重,就像一個裝滿水的臉盆,受到震動而不斷產生水波。

過去學界認為,台北盆地因地震而引發的共振週期為1.64秒,經過「921」與「331」大地震後重新測得的週期,修正為1.32秒,但無論如何,對建築物都是一項沉重的衝擊。

(記者陸敬民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