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 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17日早晨病逝﹐大紀元記者辛菲18日採訪了權威中國問題專家﹑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黎安友(Andrew J. Nathan)教授。
黎安友是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以其專注于研究中國的政治改革而知名,代表作是1985年出版的《中國的民主》。作為《中國「六四」真相》一書英文版《天安門文件》三名編輯之一,他被中國政府列入拒絕入境的黑名單。
在大紀元記者1月18日的採訪中﹐針對如何評價趙紫陽先生﹐黎安友認為﹐「趙紫陽的成就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在經濟改革﹐特別是農村改革和沿海地區的開放﹐這兩個方面他的成就大。第二個方面是政治﹐他的眼界廣﹐他可以看到中共需要改變工作方法﹑中共與社會的關係﹐要提高透明度﹐要黨政分開﹐要擴大選舉機製的作用。他願意多大規模地改變政治﹐我們不知道﹐但是他比李鵬﹑江﹑鄧以及同年齡的人﹐眼界廣得多。」
對於趙紫陽89年去天安門去看學生﹑反對武力鎮壓學生這一舉動﹐黎安友表示﹐「這個當然是非常按照原則做事﹐他原則上不願意用暴力鎮壓學生﹐他忠於他的原則。」
對於中共是否給趙紫陽開追悼會﹐黎安友指出﹐「這對他們來講是個難題﹐開個追悼會的話﹐給大家一個信號﹐就是說中央承認趙得人心﹐而且開一個追悼會﹐大家會非常敏感地觀察在追悼會上的發言﹐對趙的評估夠不夠高﹑夠不夠充份。但是不開追悼會的話﹐社會上有很多人認為不公平﹑不公正﹐也會引起一些老百姓的不滿。」
對於中共是否可能給趙紫陽先生恢复名譽和給「六四」平反﹐黎安友認為﹐「我認為沒有可能﹐因為現在的掌權者對平反『六四』沒有政治利益﹐對他們自己來講﹐這個沒有好處﹐除非他們受社會上的壓力﹐他們不會主動地平反『六四』。」
當趙紫陽逝世前病危時﹐黎安友對美聯社說﹐北京清楚地記得﹐胡耀邦1989年去世引發了天安門抗議示威。黎安友指出﹐「趙的死﹐也很可能成為一個導火索﹐就像胡的死一樣﹐創造一個機會﹐成為各種不滿力量表達情感的中心﹐並組合成更大的力量。趙一直被視為爭取民主的象征。」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