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豆祭傳統婚禮 追回落跑新娘
【大紀元1月1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江俊亮嘉義特稿)人口不到六千人的阿里山鄒族,近年來結婚率逐年下降,在人口愈來愈少的情況下,長老們不得不鼓吹傳統婚禮,因此傳統的「生命豆祭」婚禮,近年來又在鄒族部落盛行。
長老們希望族人能像生命豆一樣,有著強韌的生命力與旺盛的繁殖力,每年都能為鄒族生下一串串的「小豆豆」。
生命豆,是一種遍佈阿里山區的藤蔓植物,每年十一月開花,隨後長出豆莢,由於豆仔美味可口,因此成為族人的傳統美食,即使是在最貧瘠的土地上,也能發芽成長,因此「生命豆祭」儼然成為鄒族傳統婚禮與繁衍下一代的專有名詞。
主導權在家長 提親過程冗長
鄒族是嚴格遵守一夫一妻制的民族,男子年滿十六歲就可以結婚,由於鄒族的傳統禮法觀念非常強烈,因此婚姻大事,頗類似漢人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家長在婚姻的過程中握有相當大的主導權力。
當男方看中了某家的女孩之後,就央請媒人說合,不過,提親的過程卻非常冗長。男方求親時,女方要依傳統禮俗藉故推辭,即使女方早已芳心默許,但是她的父親、伯叔等長輩,還是要極力表示反對,並且要用腳大力跺地,疾言厲色地來責罵男方。
因此,在鄒族的提親過程中,如果男方被女方家長或親屬責難,反倒是一件好事,那表示女方有允諾的意思;如果男方央請媒人說合,而女方家屬卻和顏悅色,甚至是慇勤招待,那麼這樁婚姻很可能就會告吹。
鄒族的傳統婚禮其實很簡單,男女雙方事先都要釀製小米酒、米糕,迎娶的時候,由男方父母或兄弟陪同送小米酒到女方家,雙方共飲小米酒之後,就可以把新娘帶回家。
小倆口回到新郎家之後,由媒人取來一些糯米飯,讓新人食用,同時告誡小倆口要永結同心、互愛互助、孝順父母,隨後則邀請家族及氏族飲宴。飲宴結束後,再由媒人將小倆口送進洞房,此時小倆口要有一人故意逃跑,再由逃跑者的兄弟將他(她)追回來。
轉型生命豆祭 上演落跑新娘
此外,如果求親不成,也有人用搶親的方式,先將新娘搶回家,再請氏族長老跟女方家族談判,如果談判成功,女方即不再過問搶親的事情;如果雙方談判破裂,則將衍生兩個家族或氏族的糾紛。不過,這種搶親的方式,在鄒族逐漸漢化後,已經淪為形式。
如今,由鄒族傳統婚禮演變而來的「生命豆祭」,當新娘被帶至婚禮會場時,都會先上演一段「落跑新娘」戲碼,再由新郎或新娘的兄弟將她追回來,接下來,雙方互相交換信物、共飲交杯酒,就完成終身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