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海嘯災難後為何拒絕外援?
【大紀元1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帕斯理查新德裡報導) 印度是遭到印度洋海嘯襲擊的國家之一。印度在向受災的鄰國提供援助的同時卻拒絕國際社會的援助,印度表示,本國有足夠的資源來處理災情。
*災後迅速救援鄰國*
在12月26號海嘯發生後幾個小時之內,印度軍艦和飛機就已經載滿救援物資前往兩個鄰近的受災小國—斯裡蘭卡和馬爾代夫。與此同時,印度也開展了一場本國和平時期規模最大的救援行動,救助成千上萬的印度災民。
在印度洋海嘯災難發生後,國際社會向受災國承諾提供數十億美元援助。但是,新德裡卻拒絕接受外國政府提供的援助。印度說,國際援助應該送給那些更需要的國家。
*分析:表明印度正在崛起*
分析人士說,印度向國際社會傳達的信息非常明顯,那就是,印度不是一個束手待援的弱者,而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國。印度國防研究分析所所長烏代﹒巴斯卡爾說,印度是個大國,擁有世界上第四大軍隊,經濟也在蒸蒸日上,不僅有能力處理自己的危機,還可以向其他國家伸出援手。他說,“印度想要明確表明某種堅定的信心,那就是,如果需要,印度可以迅速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在印度洋,印度擁有實力最強大的海軍,因此有能力提供人道援助。”
*分析:顯示印度外交雄心*
災難發生以後,印度派遣了十艘軍艦,把數百噸的救援物資送到斯裡蘭卡、馬爾代夫和印度尼西亞。印度空軍還把軍醫小組和海軍潛水員送到一些國家。
分析人士說,印度的做法也反映了它的外交雄心。新德裡正在努力想成為聯合國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另外,印度還擁有核武器和太空計劃。新德裡政策研究中心國際問題專家布拉瑪﹒切雷尼說,印度已經證明自己有承擔起地區責任的意願。他說,“這提高了印度的國際和外交地位。最近幾年來,印度承擔起的責任越來越多。如今,在海嘯襲來後,印度向受災的鄰國迅速伸出援手,這更突顯了印度在本地區所發揮的更大的作用。”
*拒絕外援遭到批評*
印度拒絕外援的決定遭到了一些批評。批評者說,印度應該保證本國受災公民得到最好的照顧。另外還有人擔心,通常都是低效無能的印度官僚機構可能不會高效率地幫助成千上萬的災民、特別是那些居住在邊遠島嶼上的災民。
*分析:印度自信心在增強*
但是,許多政治分析人士都支持不要外援的政策。他們指出,最近一些年裡,印度已經顯示出它不再需要大規模援助了。兩年前印度就已經開始逐步取消外援,只從六個主要捐助方接受援助。另外,印度自己也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債權國。印度洋海嘯發生後,世界各國紛紛解囊相助,印度也不甘落後,認捐了2千3百萬美元。
格恩卡基金會的經濟學家帕南迪卡說,隨著經濟的日益發展,印度屹立於世界之林的自信心也在不斷增強。他說,“一些年前,在人們眼裡,印度還是過於依賴國際援助的國家,不僅是在救災方面,在經濟發展方面也要依賴外援。而現在,那種援助觀念被徹底拋棄了,印度更多地是依靠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
*分析:有效處理本國救災*
在印度國內,泰米納杜邦與安達曼和尼科巴群島的重建工作可能會耗費數十億美元,但是印度政府有信心提供足夠的經費。印度官員指出,印度民間的捐款源源不絕,已經使政府的救災基金增加了八千萬美元,而且印度還會向國際金融機構申請長期重建基金。
分析人士說,在海嘯之後,新德裡的國際地位可能有所提高,但是,要想讓這種印象長期保持下去,印度必須有效地處理好本國的救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