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面出擊尋找石油來源
【大紀元9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蔚然報導) 面對世界石油價格的攀升,中國尋找和保證能源安全的緊迫感也繼續加劇。能源業觀察人士表示,中國目前採取的策略之一是尋求石油來源和進口通道的多元化,在世界各地全面出擊。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對於西方國家宣揚出來的所謂石油供給的安全,中國不必過份緊張。
*能源需求急劇增長*
近日來,美國伊萬颶風對墨西哥灣產油區造成破壞,尼日利亞局勢又出現動盪,接踵而來的天災人禍對世界石油市場造成巨大衝擊,紐約交易市場的石油價格一度衝破每桶五十美元的大關,再次突出了世界主要石油進口國對石油供應的依賴,這裡面也包括中國。
中國1993年成為石油進口國,高速的經濟增長加劇了中國對進口能源的需求。2003年中國已經取代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英國石油公司的數據顯示,中國2003年的能源需求增加了百分之十三點八,對石油的需求增長量佔世界需求總增量的百分之四十一。
此外,中國經濟百分之五十四仍舊依賴高能耗的製造業,因此穩定的能源進口對中國經濟持續成長至關重要。美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的能源問題專家埃貝爾說,中國為此實施了能源供應多元化的策略。
*埃貝爾:能源供應多元化*
他說:“中國跟其它石油進口國一樣,通過能源供應多元化來實現能源供應的安全保障。中國目前的主要石油進口來源是波斯灣,中國正在設法尋找其它的進口渠道,擺脫對波斯灣石油的依賴。為此,中國對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和蘇丹等地都進行了投資。爭取能源供應多元化是石油進口國的普遍戰略,中國也不例外。”
*擔心馬六甲海峽運輸安全*
保證能源供給的安全,一是要保證能源來源的穩定和充沛,二是要保證能源運輸的安全。馬六甲海峽眼下是中國百分之六十的石油進口的必經之地,那裡不僅有海盜頻繁出沒,而且也是戰略重地。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埃貝爾說,中國對馬六甲海峽油輪運輸的安全很不放心。
他說:“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能在馬六甲海峽以東找到石油來源,如果能從俄羅斯或哈薩克斯坦用輸油管道運送石油,就有了石油運輸的多元化,不僅能依靠油輪,還可以依靠油管。”
*投資瓜達爾港確保石油運輸*
除了俄羅斯和中亞前蘇聯共和國以外,中國還把目光投向西南部的鄰國。中國從2002年開始,就跟巴基斯坦合資,在巴基斯坦的瓜達爾興建深水港。中國政府為這一項目投入貸款和援助總計一億九千八百萬美元,是巴基斯坦投入資金的兩倍多。
瓜達爾地處阿拉伯海沿岸,是波斯灣通往東亞和太平洋等重要航線的咽喉。瓜達爾深水港的建成,將加強波斯灣向中國石油運輸的安全係數。與此同時,瓜達爾距離新疆只有兩千公里,可以直接為中國的西部大開發輸送原料和能源。此外,中國政府近來也在考慮跟緬甸和泰國合作興建輸油管道。
*奧布賴恩:水路運輸更可靠*
不過,美國奧克拉荷馬州大學能源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奧布賴恩則認為,輸油管道建設的成本高,工程規模大,實現起來有很大的難度。
他說:“這些長距離輸油管道存在很多問題。管道的一頭要有巨大的石油市場,另一頭要有石油供應,還要巨額投資用來興建,因此就有了誰出錢的問題。是由中國政府出錢,還是由外國公司投資?而外國公司對這種大項目都是非常謹慎的。因此,光是項目的融資就很成問題。”
奧布賴恩教授補充說,跟輸油管道相比,傳統的水上運輸成本要低得多,雖然外界常常懷疑馬六甲海峽的安全,但那裡至今並沒有出現過油輪被炸沉的事件。奧布賴恩教授還認為,中國不必受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影響,不必過份擔心石油供給的安全。中國有足夠的外匯儲備,可以承受石油價格的升幅,巨資興建石油管道,只會變相地增加石油的運輸費用,不如依靠可靠而且廉價的傳統水路運輸的手段。
*油荒給中國帶來壓力*
中國經濟增長率近來來一直維持在百分之八、九的平均水平。雖然去年底開始進行宏觀調控,設法給經濟降溫,但是最新預測顯示,中國今年的經濟增長率依舊會保持在百分之八到九之間。中國境內今年夏天發生了電荒、煤荒、油荒,其中的油荒無疑讓中國負責能源的部門感到了更大的壓力。合眾國際社採寫能源問題的記者戴利說,中國眼下希望涉足石油供應的所有領域。
他說:“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石油市場的影響不會消失。不管怎麼節省,中國對能源的需求也不會降低。因此,無論是在蘇丹、伊朗、俄羅斯還是黑海地區,中國都要求佔有自己的一份。”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