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明敏新書:台灣人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命運
【大紀元9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蔡素蓉台北25日電)「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已是鐵的事實;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的國際地位,一直未曾確定;台灣人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命運、政治前途。彭明敏三十二年前出版「自由的滋味」一書所提出的概念,如今有不少已成為台灣主流意見。
為紀念「台灣自救宣言四十周年」(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於一九六四年發表),彭明敏文教基金會今晚在台北圓山飯店舉辦募款餐會,並發表新版的「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
此書雖是舊書新印,但增補一些具有歷史參考價值的內容,如收錄前美國駐日本大使、哈佛大學教授賴世和的讀感,他提到這本書把「台灣問題」的真髓,描述得比任何學術專著更淋漓盡致。新版的書也首度提到當年在日本長崎營救彭明敏的醫生是楊友香。
「自由的滋味」的英文版於一九七二年出版,書中對台灣問題、台灣的國際地位、台灣的未來有很深的省思,許多見解當時不見容於政府當局,如今卻成為台灣主流意見。
精研國際法的彭明敏在書中明確指出,自一八九五年台灣割讓給日本以後,直到現在,並沒有任何條約或其他任何具法律約束力的文件,將台灣重新劃歸中國。也就是說,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台灣的國際地位,一直未曾確定。
他說,本世紀初,中國已經接受了台灣在法律上永遠與中國分離的事實,毛澤東本身已承認台灣永遠與中國分離。但是在一九四九年後,國民黨流亡台灣,在美國支持下,繼續向中國挑戰,宣稱要收復中國,並做煽動性宣傳,之後,中國才提出為重建國家自尊、恢復完全主權,應併吞台灣的情緒化主張。
因此,彭明敏指出,「一個中國、一個台灣」已是鐵的事實;台灣問題應該由台灣人民自己來探求,台灣人應有權利決定自己的命運、決定自己的政治前途。
他說,一群漢人後裔,基於歷史和政治現實,表示正當願望,要求成立一個獨立的政治實體,建立自己的國家,不應被當做叛逆。一個人可以為漢族和文化遺產,感覺自傲,但同時仍希望在政治和法律上,與中國脫離關係。
他強調,只要中國不干預台灣內政,不阻撓台灣社會、政治、文化的自由發展,台灣甚至願意與中國研究出一套可能方式,以利兩國基本外交政策的協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