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子事故發放碘片 主要為保護甲狀腺
【大紀元9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屏東縣24日電)核子事故緊急應變措施中有一項是發放碘片給應變區內的民眾,為何要發放碘片,而不發放其他的藥物,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解釋說,由於輻射塵中含有許多核種物質,放射性碘佔很大部份,而且容易被人體吸收,為保護甲狀腺,所以才發放碘片。
過去核安演習都是警報響起,鄰里長才趕快到醫療院所領取碘片,再發給民眾,但有許多人認為,如果真的發生核子事故,民眾早就跑光了,誰還會去拿碘片,不如平時就放在民眾家中,當接獲電視和廣播通知時,可以迅速服用,提早預防放射性碘的傷害。
原能會表示,一九八六年蘇聯發生車諾比核電廠爆炸後,雖然蘇聯當局疏散方圓 32 公里的民眾,但事後卻發現許多小朋友罹患甲狀腺癌,研究後得知碘的沸點很低,很容易由固體昇華為氣體四處飄散,而車諾比位處蘇聯內陸地區,平日不易由海帶和海苔中攝取碘,所以才遭放射性碘入侵人體。
人體吸入放射性碘後儲存在甲狀腺內,破壞正常細胞,所以會罹癌,其他擁有核電廠的國家才緊急補充碘片。
因此一旦發生核子事故,最緊急應變的辦法就是先服用碘片保護甲狀腺,佔住體內所有儲存碘的空間,之後人體就不再吸收放射性碘,避免罹癌的可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