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3日訊】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終於決定了軍委主席江澤民下臺。他的心腹曾慶紅沒有出任爲軍委副主席,而由江系的共軍政治部主任徐才厚遞補,雖然也是一種妥協,但也顯示江澤民的敗退比預料的慘。當然,江澤民的影響並不會一下子消失,到底他控制了中國十幾年,還有文字上對他的一些“保證”,如“三個代表”,以及這次會議上頌揚他對軍事的貢獻等等。固然這些解釋權最終都在後來當權者的手裏,但如果不是不得已,也不會加以否定,頂多束之高閣。何況江澤民在十六大時已經安排大量親信進入中共高層。
江的影響力不會消失
但是即使中國的對台政策還不會有太大變化,但是至少“台海必有一戰”之說應該可以改爲“台海未必一戰”。
按照一般的說法,中國高層的對台政策有“鷹派”與“鴿派”之區別,“台海必有一戰”之說,顯然是鷹派之詞。但是嚴格說來,這倒不應該是鷹派與鴿派之分,而是理性與非理性之分。“必有一戰”就是不理性的對台政策。
這句話來自中國前國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婿、空軍副政委劉亞洲今年春天發表一篇總結金門古寧頭戰役的文章中引述的,以他的地位,不可能造謠,而中國事後也沒有否認過。既然這是江澤民的“最高指示”,那麽他在位一天,全國軍民都要爲這個指示奮鬥。中國一些網民之所以出現戰爭叫囂,不久前“斬首行動”的甚囂塵上,都是同這個最高指示有關。
取消軍演江地位動搖
而劉亞洲認爲,這是“一股在金門之戰見過的,似曾相識的氣味”。相信在共軍將領中,也有一些人同劉亞洲持相同的看法。但是因爲有江澤民的最高指示,這些非主流的聲音相對較弱,也被“保密”,如果不是劉亞洲的老丈人當年有大恩于江澤民,是江澤民接任趙紫陽出任總書記的重要提名人,恐怕也不敢隨便發表這些論述。而不久前共軍靜悄悄取消東山島的演習,顯然爲“必有一戰”的論調降溫,顯示江澤民的地位出現動搖,他的指示已經不是“最高”了。因此可以說,雖然中國的對台政策還不會有明顯的變化,就如不會取消武力威脅,也還不會撤守“一國兩制”,但是至少是不想讓戰爭歇斯底里繼續下去。
歇斯底里就是不理性。以中國對民衆的嚴密控制來說,民衆的不理性,肯定是來自中國的高層。文革的不理性,來自毛澤東的這個指示那個指示;現在的不理性,來自江澤民的這句話、那句話。
然而江澤民爲甚麽會說出這些不理性的話呢?這同他的虛榮心及權力欲有關。九○年代江澤民接手鄧小平的權力,急於立功完成統一大業而令全黨全國匍匐在他的權杖之下,並在青史留名,所以在一九九五年初提出“江八點”沒有騙到臺灣的統一後,就發動台海軍事演習,次年臺灣總統直選前夕,還向臺灣海域發射飛彈,以爲這樣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恐嚇失敗江不肯認錯
不料臺灣不理他這一套,在這個武力恐嚇失敗後,江澤民不肯承認錯誤,因此還繼續耍其他恐嚇手段,花招百出,到不久前則升高爲“必有一戰”。但是花招越多越被動,民衆的戰爭歇斯底里易發難收。每天說打臺灣,結果不打,那些被激發起來的愚民,最後就會出手打自己的領導人,一是因爲他們確信自己領導人出賣臺灣出賣國家,一是他們認爲被領導人所欺騙。而承擔這個災難的不是江澤民,而是胡錦濤與後來的領導人。
而這兩年江澤民還不斷提升戰爭叫囂的溫度,原因就是要製造台海的緊張局勢,使他的留任和所謂對胡錦濤的“傳幫帶”合理化。至於以後後果如何,他已經七十八歲,可以不用顧到這些了。也就是說,江澤民爲了他的權力,也就是爲了維護家族的政治經濟利益的權力,就不顧台海兩岸億萬人的利益,甚至亞洲與全球人民的利益而胡說八道、胡作非爲。
江在位一天必有一戰
既然江澤民不顧人民的利益,連接班人的利益也不顧,逼他們走上江澤民所鋪設的戰爭不歸路,那麽他們也委實不必對江澤民有什麽客氣。如果江澤民在位一天就“必有一戰”,那麽唯一的辦法就是把他請走,讓“必有一戰”逐漸淡化消失。可以肯定,胡錦濤不可能拾江澤民的牙慧再說“必有一戰”,即使他是鷹派,也要說理性一些、可以有所伸縮進退的話。因此“必有一戰”勢將改爲“未必一戰”,雖然不會公開說明。但是如果中國的一黨專政制度不改,到胡錦濤要交權而不肯交權,需要重走鄧小平、江澤民“槍指揮党”的老路時,類似“必有一戰”之說可能再冒起,如此惡性循環,使中國人民長期處於歇斯底里之中不能自拔,最終自己拖垮自己。
走出江澤民的死胡同
但是因爲有了江澤民的下臺,台海兩岸的主事者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做一些對兩岸人民有利的事情,無非就是民主與和平兩件大事。固然臺灣還不可放鬆軍備與繼續警惕中國的統戰分化,然而也要向中國釋放若干善意,努力與中國建立和平機制,但也不能放鬆自己的民主進程,以期對中國的民主發展有更大的影響。而中國在緩和戰爭歇斯底里的同時,也應該醞釀處理兩岸關係的新思維,以走出江澤民的死胡同,不要重談那些已經令人生厭的、只能促使兩岸對立升高的老調。而中國的政治改革,更是避免走上法西斯軍事獨裁的必由之路。
──轉自《新世紀》(//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