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李佳霏台北21日電)前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主委蔡英文今天表示,兩岸關係因高度政治化,需要「專業」及「機構的思考」,才能排除個人偏好的影響。兩岸問題的處理,機構性的思考相當重要,須藉由機制整理不同的思考,成為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否則將有較大政策風險。
蔡英文上午在兩岸和平發展論壇發表演講時,做以上表示。
就兩岸和平發展議題,蔡英文認為,沒有一個國家面臨的外部問題,像台灣那麼複雜及困難;也沒有其他國家,得面對內部意見那麼分歧的情勢。面對如此困難的問題,需要專業、政治能量及政治胸襟才能解決。
蔡英文說,觀察兩岸關係,重點在「趨勢」及「結構」。在流動性的趨勢與結構中,人的因素更形重要。她認為,處理兩岸關係不是意識形態或個人偏好的問題,需面對現實、務實處理問題,並依專業處理。
她強調,兩岸關係因高度政治化,需要「專業」及「機構的思考」,才能排除個人偏好的影響。兩岸問題的處理,機構性的思考相當重要,必須藉由機制,將不同人物的思考,經過機構的整理,成為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不然政策的風險就會很大。
她說,陸委會做為專業兩岸事務處理機構,行政院日前提出的組織改造方案,仍有調整和思考的空間。
兩岸關係現況,她認為是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強力維持住兩岸的平和。中國大陸正處於經濟發展的關鍵期、政治的交換期,台灣政府及人民,在多元民主下有共同的理性自我克制,因此出現僵局式的和平。
蔡英文說,今天的兩岸的非戰爭狀態,主因是國際因素強力的要求克制,但存有缺陷,就是兩岸如何有一套結構去管理這項關係,避免不確定的風險,這得仰賴接觸與交往。
她認為,如果中國領導人真有心處理兩岸關係,應自我克制,不要再以民族主義激化情緒,應以理性、現代化的思考對待人民,非以民族主義去凝聚人民。中國不能只坐在那裡說,他們有善意及彈性,卻因內部事務複雜、民族主義強烈,無法好好處理兩岸關係。
她表示,複雜政治問題的處理,政治立場固然重要,但領導人處理的意願、能力才最重要。她說,不能期待兩岸差異在幾年間就抹消掉,但必須在差異間找出相處方法,尋找共同處理兩岸關係的模式。台灣政府提出種種兩岸關係的建議是個起點,盼透過對話及接觸,讓兩岸關係有正常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