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專欄文集

楊天水:《漫遊中華見聞記》之六

——上海城下的特立獨行者

【大紀元9月18日訊】八月初,自合肥返回南京後,烈日之下,更加感到有必要前往上海拜訪那裡的朋友。到了上海之後,白天見到了忠厚仁義的戴學武,我們一見如故,立刻交心,都認為中國的自由民主運動追求的是制度的轉型,我們是推動者,不是推翻者,目前需要以啟蒙和維權為重心。

晚上他驅車數十公里,將我送到上海西北郊的嘉定區,就是在這個整潔的原來為嘉定縣府的地方,我再次見到了我們的老朋友李國濤。

李國濤,約五十歲,「文革」時期,作為上海的知青,被下放到東三省的北大荒,中共恢復高考制度以後,考回了上海,而後又於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於上海一所高校讀完研究生課程。九十年代以來,因為直接參與或帶領自由民主運動,先後遭到七年左右的勞教所的監禁。

他身材不高,由於下放和牢獄的折磨,看上去和多數民運鬥士一樣明顯缺乏營養,有些微駝,頭髮稀疏,一付信實真誠的笑貌,戴付高度近視的眼鏡,不斷的牢獄之災,耽誤了他的生活安排,仍然是個單身,和老邁的年近九十的老父住在一起。

他從來不追求個人的享受,衣裳都是很老舊的,穿一雙破舊的冬天穿用的皮鞋,住的房子是父母八十年代分到的老舊的房子,沒有任何裝潢,幾件舊的不能再舊的傢具,顯示了他一貫的儉樸,電腦是放在一個木製箱子上的,這樣的木箱,恐怕只有進城揀破爛的那群人才經常使用。

然而,正是這樣的國濤,今年以來,和戴學武一起,拿出自己緊有的儲蓄萬餘元,接濟浙江落難的民運鬥士以及他們的家屬,接濟安徽蚌埠張林的家小和王庭金的家小,接濟重慶的許萬平家小,同時也接濟了到處漫遊的我。無論外出到哪裡,他和學武僅吃盒飯,盒飯之外的任何食物,在他的眼裡,都是奢侈浪費,他的觀念是要節省,為那些需要救助的落難的同道或者同道中的困難戶節省。

這樣一個看上去非常普通平常的人物,有一顆金子般的愛心。《古蘭經》有言:「敬畏者,在富裕時施捨,在艱難時也施捨。」國濤雖然沒有明確地皈依某種宗教,但是他的優異的品格符合幾大宗教中的任何流派的準則要求。他敬畏良知,實踐自古以來任何先賢都認同的博愛的原則。我們可以說,他是個合格的佛教徒,是個合格的基督教徒,也配稱真正的伊斯蘭教徒—真正的穆斯林的品格。

說國濤是個勞謙君子,一點也不過分。吃苦耐勞和謙遜恭讓是他的特點之一。今年春天以來,他到南京,到蚌埠,和我們一起日夜切磋,商量如何紀念六四,在我遭到行政拘留的期間,他和安徽蚌埠的張林王庭金反覆郵件往來,修改我們共同草擬的文章《危機中的中國社會亟需民主英雄主義》,這篇文章的主旨不但是呼喚人們不要忘記六四,呼籲中共當局實施積極政改,同時也指出民主英雄主義的實際力量蘊藏在哪裡,目的是要掃清悲觀主義的迷霧。

這夜,國濤特別強調了必須立刻發起廢除勞教制度的全球性簽名請願活動。我不反對他的構思,只是希望能夠在立秋以後進行。請願是最溫和的依法維權活動,即便如此,我們也應該吸取軍事行動的一個規則—一次戰鬥之後,是需要休整的;而投入一次新的戰鬥之前,則需要充分細心的準備。

次日,國濤和我一起乘車,約三個小時,才從大上海的西北部到了它的東南部。就在前中共檢察官、現自由思想家的顧則徐的駐地附近–南匯區祝橋鎮,找了近兩個小時,才找到則徐。我們三人海闊天空,古往今來,無所不談。書桌邊,道路上,小吃鋪前,留下了則徐很多博學而機智的言談,以及國濤很多直率而懇切的言談。入夜,我們在躺地板上一直聊到入睡。

天亮以後,國濤和我告別了則徐,前往大上海的西南部—梅隴火車站附近,在那裡我找到了流亡海外的民運鬥士—陳榮利的同案管林根,他說他們的判決書已經自老家鹽城寄往上海了,一旦收到,就立刻以郵件的方式發送到我的信箱。我再發送給台灣人權促進會。但是我擔心,路上遭到官方的攔截,後來果真是途中丟失了。

我在梅隴站候車前往杭州,國濤一直陪我幾個小時,到接近黃昏,車子進站後,他才離開。望著他的背影,那個曾經受到很多年牢獄折磨而後有些微駝的背影,我的心裡,敬意之上,不免攙進了悲痛的感覺。這樣的人物,應該是國民的代表,應該是國民的公僕,然而專制制度剝奪了他這樣的機會,同時將很多政治迫害強加到他的頭上,壓抑了他的德才的施展。

這次分手以後,我於八月十四日到了昆明,我們通過幾次電話,此外通過電子郵件,瞭解到他一直為呼籲廢除勞教制度的全球簽名請願而操勞。那些大量的電子郵件中,可以看出他理念、熱情、正義感和不懈的勤勞。

最近聽說他遭到上海警方的禁錮。這種禁錮,完全是非法的,非正義的。警方沒收了他的電腦,搜查了他的住房,不容許他走出家門,切斷了他和外界的聯繫。到目前為止,他的情況如何,還不得而知。

這位上海城下的特立獨行者,在大上海四處物慾橫流的環境中,過著簡樸的生活,不但晝夜為自由民主的事業而努力工作,而且盡力幫助更加困難的朋友,同時既不畏懼強權,又依法請願維權,其高尚的品格,值得我們引以為模範。

楊天水於昆明

2004年九月中旬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