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調查顯示 台製造業生產力顯著提升

標籤:

【大紀元9月18日訊】〔自由時報記者丁勻婷╱台北報導〕從前年以來,台灣國內製造業工時及受雇員工人數下降,但製造業持續朝資本及技術密集產業發展,台灣勞委會表示,依美國勞工統計局今年調查結果顯示,台灣製造業生產力仍顯著提升,相當具競爭力。

台灣勞委會統計長林麗貞指出,按美國勞工統計局比較台灣、美國、瑞典、韓國、比利時、丹麥、加拿大、法國、日本、德國、挪威、英國、荷蘭、意大利等14個經濟體的資料顯示,台灣在2002年製造業生產力成長率居第5名,若以1979年至2002年長期觀察,台灣製造業生產力平均成長率更是名列第1。

由於單位勞動成本相當於產業每單位的產出量需投入多少勞工成本,台灣勞委會表示,在生產力提升的帶動下,台灣2002年「單位勞動成本」較2001年下降6.1%,為14個經濟體中下降最多者,美國及瑞典皆下降4.1%、加拿大下降0.3%,台灣的單位勞動成本下降主因,應為生產力提升速度高於薪資成長幅度。

勞委會說明,台灣國內的工時在2001年起實施週休2日後略減,2000年每月工時總計有190小時,2001年每月工時降為180小時,2002年每月工時為181小時,再加上當時國內經濟成長率低,薪水未逐年成長,使得勞動成本下降。

勞委會表示,單位勞動成本下降不代表產業壓低勞工薪資,而是生產力不斷成長,企業經營管理、勞工技能及製造能力皆持續精進,因此,自2000年以來,雖然國內製造業受雇員工人數逐年下降,但在產業轉型成功下,製造業生產力相當具有國際競爭力。

勞委會表示,觀察2002年製造業生產力(即每工時產出)的成長率,美國9.2%最高,成長率超過6%者包括瑞典8.2%、韓國7.2%、比利時6.8%及台灣6.4%,成長率較低者為荷蘭0.5%、英國1%及挪威1.8%,但意大利卻下降1.4%。以1979年至2002年平均成長率來看,我國成長率最高,達5.9%,其次為瑞典4.2%,法國4.2%,英國3.7%,比利時3.7%,日本3.6%,美國3.5%。

相關新聞
結束十二支基金  AIG操作令新加坡業界困惑
民調顯示:看壞未來3個月景氣廠商增至18%
歐元區經濟欠佳 利率可能不變
兩岸製造業博覽會將在安徽合肥舉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