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天氣回穩 多處災區尚待復原
【大紀元9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秀華臺北報道/台灣中央氣象局連續10天發布豪雨特報, 17日天氣終於逐漸恢復穩定,能見到久違的陽光。但幾場豪大雨下來,台灣居民心情一點也不輕鬆,許多災區還未復原。氣象局更是不敢大意,稍有動向即以簡訊通知媒體、並在網站上說明氣象最新發展。
台灣近來從七二水災、艾莉颱風、911水災、海馬颱風到不具名的熱帶低氣壓,一場場旺盛的西南氣流造成豪大雨不斷,來得又急又猛,災情也從中台灣蔓延到大台北地區,讓民眾生命財產安全飽受威脅。面對天氣異象,中央與地方疲於防災救災,既有的預警和應變措施也顯得不敷應付近來罕見的災變情形。
氣象局新增特大、超大豪雨助民眾辨識
幾場突如其來的豪大雨讓民眾措手不及、政府單位手忙腳亂,中央氣象局也修正豪大雨特報的標準,增加「特大豪雨」和「超大豪雨」兩種,希望能幫助民眾與政府辨識。特大豪雨為24小時內累積雨量達到200毫米以上、超大豪雨為累積雨量達到350毫米以上。氣象局解釋,「特大豪雨」會造成土石鬆軟地區坍方,「超大豪雨」會使低漥地區嚴重淹水。
政院最快10月實施「豪雨假」
行政院預定10月開始實施「豪雨假」,由各縣市政府針對各地排水、土石流警戒及水文狀況訂定警戒值,未來除颱風外,各通報權責縣市首長也可因地制宜,依據雨量警戒值決定是否停止辦公、上課。行政院已指示教育部就各類全國性入學考試儘速訂定因「水患」而停考、延考的統一標準,以免損及災區考生權益。
清除淤泥 石門水庫封閉至明年五月
近來幾場暴雨,在石門水庫集水區附近引發崩山、土石流,沖刷下的泥砂讓水庫原水猶如泥漿混濁不堪,淨水場無法發揮淨水作用,致使桃園大停水14天。經濟部長何美玥因此被迫請辭,但獲慰留,國營自來水公司董座和總座則下臺走人。
行政院游揆日前視察石門水庫後,歸納出造成水庫淤積、水質混濁的三大元凶為:造林不當、高山農業、高山道路。石門水庫也於15日起至明年五月關閉,以便清理水庫嚴重的淤泥及漂浮物。
中部、北部山區頻傳走山崩山情況
新竹縣五峰鄉土場部落在艾莉颱風來襲時,因為走山而坍榻。據初步的估計,總塌陷面積達到一百萬立方公尺,截至目前為止,遭活埋失蹤者還未完全挖出。當時轟隆巨響,土石傾洩而下,有人目睹孩子被鋼筋刺穿死亡。幸存者陳碧珠說,才幾秒鐘,整座山整整移動一百多公尺,比電影的雪崩還快。
另外,15日一場豪雨,由關西鎮往金山里經竹118線湳湖路段,發生大面積走山,大量土石壓向道路,百餘公尺道路掉落路旁溪底。
同樣,台北縣三峽鎮有木里,除產業道路嚴重崩塌,種植柑橘、生薑的青春嶺山區嚴重走山。縣政府農業局勘查後表示,此處走山崩坍約五公頃,土石崩落面積持續擴大。
學者、專家搭機會勘竹縣 樹種不適、與河爭地原因之一
新竹縣政府15日邀學者、專家勘查五峰、尖石山區,會診山區崩滑、土石流原因後,建議新竹縣應朝長期遷村打算。
森林專家陳信雄說,山區常見的桂竹林根部的板狀結構容易造成板狀崩塌,而居民愛蓋房舍的河床凹處也是最容易發生崩塌處,因此樹種選擇不當、與河川爭地就可能成為災變的原因。
交大防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廖志中則表示,台灣山高溪水急,很多房子又蓋在不適合居住的順向坡、溪谷和扇狀堆積處,如何與大自然共處是門重要的功課。
學者:尚無能力證明氣候異常 反求善待自然
對於豪雨風災不斷,是否是氣候上出現異常現象,全球氣候變遷?台大大氣專家李清勝教授表示:沒有把握做出類似的推斷,畢竟人類對於天候的瞭解非常有限,目前除聖嬰現象外,對於天氣的預測能力非常薄弱!
但是人類破壞自然環境是事實,例如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產生溫室效應,雨林面積大幅減少等,都有可能讓微幅的天氣改變,產生放大的效果,導致劇烈的災害結果。氣象學界有一「蝴蝶效應 (Butterfly effects)」理論,指「一隻蝴蝶拍動翅膀的小變化,很可能改變地球另一端的氣候」。
人類企圖更進一步瞭解氣候之前,應該先反求諸己,善待自然。
*災難頻頻 原住民部落被詛咒了?
近幾次風災雨災,台灣山區原住民部落都發生重大災難。本身是泰雅族人的前立委、原住民委員會專任委員巴燕達魯說,宗教進入山區後,取代了原住民原有的文化,如泰雅族以往每年都辦的祖靈祭,現在都不辦了,他擔心是因對祖先不敬才引發災難。
台灣近三十年來天然災害發生的次數已由每年3.2次倍增為7.2次,更可怕的是災害的規模一次比一次大,不僅僅是台灣,這也是全球的趨勢,除了瞭解防災資訊外,水土的保持、對大自然的尊重更是我們應當要重視的問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