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汽車行業進軍國際市場
【大紀元9月14日訊】(亞洲時報記者Kunal Kumar Kundu 9月14日報導)孟買 — 過去兩年,印度的汽車零件工業開始崛起。在上世紀90年代末和本世紀頭兩年出現時好時壞的情形之後,印度國內汽車零件工業開始保持穩定持續的增長模式。
雖然原材料價格一直在漲,但汽車零件出口激增。然而,儘管整個銷售量增加了,但該行業面臨嚴峻的經營空間壓力。因此,該行業繼續集中提高生產效率以保證收益。然而,最重要、最有影響的發展態勢出現在全球外包領域。最近,全球的原始設備製造商和一級供應商的外包政策已出現重大轉變。
嚴峻的成本壓力迫使世界汽車大公司越來越多地轉向成本低廉的國家,如巴西、印度和中國(印中均是東盟成員國)。預計到2006年,亞洲地區將成為汽車零件行業的主要玩家,包括日本在內的整個亞洲汽車市場規模很可能比西歐的還要大得多。
預計印度將在汽車零件行業的全球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事實上,印度過去幾年發生的根本變化充分體現在其汽車零件行業的雄心大志上。如今,印度汽車零件行業不再滿足只作為世界低附加值汽車零件生產分包商的角色,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沿著價值鏈向上爬升,為國際市場開發技術密集型和內置軟體的零件系統。
印度汽車零件製造商走過一段彎路後準備進軍國際市場。印度該行業的競爭優勢在于勞動力成本低,素質高;能適應利用恰當的技術和自動控制進行小批量生產;接受日本的理念和最佳實踐經驗,例如全員生產維修制/全面質量管理(TPM/ TQM)、Six Sigma和豐田的生產體制以提高生產質量和效率。據印度汽車零件生產協會透露,該國已有384家生產商獲得ISO9000認證,223家獲得QS 9000認證,83家獲得TS 16949認證,63家獲得ISO 14001認證和9家獲得OHSAS 18001認證。其中有5家也獲得日本的戴明運用獎,1家獲得日本質量獎。
波士頓諮詢公司認為,儘管印度的零件製造廠的規模遠遠小于美國、中國以及其他新興經濟實體的,但印度的優勢在于它能小批量生產各種工程技術含量很高的零件。
因此,印度憑藉低成本和豐富的人力資源登上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制訂的岸外地點吸引力指數的榜首毫不出奇。雖然中國的人力資源豐富且人工更低,但在經驗和其他關鍵因素,如資訊技術和管理教育、語言技能以及跟知識產權和國家總體風險有關的重要因素方面落後于印度,只能屈居第二。
根據印度科爾尼管理諮詢公司對美國汽車行業管理人員所做的網上調查,在汽車零件外包領域,印度又是名列榜首,占去全球市場份額的24%。中國和墨西哥等更大的汽車市場落後于它,分別為15%和13%,而汽車製造中心如巴西、泰國和菲律賓則分別只有10%、2%和3%。儘管美國反對外包的呼聲很高,但印度仍在價值90億美元的北美市場雄踞第一。
更重要的是,汽車外包業務的最大份額來自工程和技術服務部分,它們占了39%。根據美國複合材料協會所做的一項調查,勞力成本占美國公司銷售額的38.8%,而印度公司的勞力成本還不到銷售總額的9%。印度汽車行業的平均工資大約為6美元/天,而發達市場的勞力成本高達20美元/小時。2003-04年間,印度汽車零件出口突破10億美元大關,直抵11億美元,較上年增長38.8%。儘管這個里程碑數位依然趕不上中國或巴西,但印度的出口增長率是最高的。在1997-98和2003-04年間,印度汽車零件出口的年增長率超過20%。
取得如此成功部分功勞應歸功于印度的國際大公司,例如: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瑞典沃爾沃公司、國際卡車和發動機公司、美國卡明斯發動機公司、美國卡特彼勒公司、美國特爾斐汽車公司、摩托羅拉汽車電子公司、把印度生產的汽車零件出口到世界各地的Visteon公司、豐田汽車公司-世界變速器生產中心,每年生產16.8萬台變速器、戴姆勒· 克萊斯勒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等。
大量的收購活動表明印度的汽車零件工業正在轉型。巴拉特鍛造公司收購德國的逆勢作業系統;安特汽車公司收購英國的GWK……這一系列的收購活動表明印度汽車零件公司正最準備進軍國際市場。
儘管汽車零件出口大大增加,但在價值1萬億美元的國際汽車零件市場,印度11億美元的出口額只是滄海一粟。為了占有更大市場份額,印度公司不得不克服以下障礙:
規模經濟:儘管國內汽車工業已發展60年,但就營業額而言,甚至還低于南韓、巴西和墨西哥等國家的,因此它沒有從規模經濟(認為生產邊際成本隨著規模擴大而減低的經濟理論)中得益。這使得很多公司很難大量投資研發-國際市場的重要競爭工具。
競爭威脅:像中國和泰國之類的國家可能干預國內汽車工業。中國擁有巨大的規模經濟,而且在某些領域勞動力成本比印度還低,而泰國據信有超額生產能力(東亞經濟危機的後遺症)和貶值資產。因此這些國家能憑藉自己的低成本優勢打敗印度。
貿易協定:印度簽訂的自由貿易協定的數量與日俱增,這可能損害國內行業的利益,因為他們需承擔25%的稅率,而亞洲同行只需承擔1-10%。
由于印度公司嘗到成功的甜頭,整個行業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根據印度工業聯合會對中小型汽車零件製造商(SME)所做的調查報告,SME熱衷于技術投資以提高自己的自立能力和全球競爭力。調查表明印度中小型汽車零件製造商配備了先進的技術設備,可以生產出符合國際標準的零配件。除了為國內汽車製造商供貨,這些SMEs已開始在國際市場占據戰略位置。
麥肯錫最近所做的一項調查提到,印度汽車零件工業通過利用當地成本優勢有強力從2003-04年的67億美元的營業額增加到2015年的330-400億美元。據他們估計,2015年全球汽車零件的銷售量將達到1.6萬億美元,印度公司可能占去新增市場價值(6500-7000億美元)的40%。麥肯錫指出,“潛在的增長可能創造250-300萬個直接和間接工作崗位,如此一來可以為農村地區和小城鎮的人口提供寶貴的就業機會。”(//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