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立法會選舉後政治勢力重整政府面對壓力
【大紀元9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特稿)香港立法會選舉過後,外界最為關注的是立法會各政黨之間政治勢力的對比,和它對政府、行政長官董建華施政所構成的壓力有多大。輿論普遍認為,民主派在新一屆立法會奪得二十五席,已足以對政府的施政構成壓力。
在議會勢力的分佈上,港人一般喜歡以二分法來分析:民主派與親中國大陸、親政府派兩者之間勢力的消長。這次選舉的結果是,整體上民主派的議席從上屆的二十二席增加到二十五席;親中派的力量則有所削減。
在選舉前,民主派挾著去年「七一」五十萬人上街遊行的餘威,曾一度把立法會的競選口號訂為:奪取過半數,癱瘓政府。對此,特別行政區政府是有所憂慮的。因為一旦民主派奪得過半數議席,就代表它完全有能力在民主殿堂內否決政府的提案。
不過,後來的民意支持率顯示,民主派無法取得半數席次後,民主派把目標訂定為二十六、七席,但是最終獲得了二十五席。
民主派少了一、兩席,問題主要發生在地方直選上。民主派原先希望地方直選能夠取得二十至二十二席,但最終只有十八席;相反的,預期只能取得五席的功能組別選舉,卻獲得七席。如果不是功能組別選舉異軍突起,恐怕民主派在這次選舉只能原地踏步。
一般分析,民主派所以在地方直選上陰溝裡翻船,並非得票下跌。相反,這次總投票人數有一百七十八萬多人,民主派十八位議員獲得一百一十萬票,得票率超過六成;它們的對手親中派只有六十多萬票。問題發生在民主派候選人在每個選區中分成幾組人參選,原先希望以配票方式取得各選區最多的席次,但顯然配票不成功,反而讓親中候選人在香港島和新界東的選區獲得額外的兩席。
另外,親中派得票數目上升,也是意料之外。
整體而言,輿論普遍認為,民主派在新一屆立法會奪得二十五席,已足以對政府施政構成壓力。
嶺南大學公共管治研究部主任李彭廣表示,泛民主派已形成協同勢力,二十五席形成了一個平台,假如其他關鍵少數向民主派靠攏,就嚴重威脅政府議案的通過。在民生議題上,政府的基礎尤為薄弱;只要少數幾位議員投票時支持民主派,就會對政府造成壓力。
至於政黨力量的分佈,本屆議會呈現很大的變化。立法會歷來第一大黨是民主黨,由於它當選議員數目下跌,現已淪為第三;親中或親政府的民主建港聯盟和自由黨,意外地分別成為議會的第一和第二大黨。
原先一直不被看好的親中派民主建港聯盟,從上屆的十席增加到十二席,取代民主黨成為立法會第一大黨;原先被預測可能晉身第一大黨的自由黨,從原有的八席增加到十席,排名第二;民主黨則從上屆的十一席減少至九席,位居第三。
民建聯所以晉身第一大黨,主要是地方直選意外地獲得兩席,和在直選中整體得票率比二零零零年增加了百分之十六,得票總數是四十五萬四千多張,佔總投票率的百分之二十五點七;而民主黨的得票總數是四十五萬七千多張。
一些學者專家指出,整體而言,民主派與親中派各有得失。在全部的議席上,民主派增加了三席,加強了它在監督和推動民主訴求的力量。
另外,民主派陣營中一些較激進的人士如「四五行動」的梁國雄和電台節目主持人鄭經翰的晉身議會,勢必為議會的問政方式帶來挑戰;而選民支持他們,也顯示出,社會上一股不滿的力量企圖藉著他們衝擊北京和特區政府。
一九八五年起就雄霸立法會(當時稱立法局)的民主黨,這次淪落為第三大黨;而親中的民建聯卻首次執掌牛耳。無論從政黨本身或本地政治力量演變的過程來看,它潛藏著一定的意義。
本抬舉中,民主派和親中派各有得失。雖然民主派席次未如理想,行政長官董建華勉強可以維持行政主導優勢,但面臨二十五席的掣肘,加上得票率高達六成的反對民意,政府和董建華今後恐怕所面對的政治壓力將有增無減。事實上,在選舉結束後,已經有人提出董建華應否邀請民主派議員加入香港最高決策機構行政會議中,以維持政府施政的穩定性。這說明選舉過後,特區政府的施政仍然面臨對抗,政府甚至北京方面都應該要重新思考它與民主派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