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疾病百科

認識糖尿病 不再一失足成千古恨

【大紀元9月13日訊】(自由時報 文╱康峻宏 )

文╱康峻宏

 台灣地區下肢截肢的主因是血管硬化所造成的動脈阻塞。而糖尿病正是造成此一不幸疾病的主要兇手之一。雖然現代醫學越來越進步,發展出許多對於糖尿病下肢潰瘍的治療方法,如血管繞道手術、人工血管移植、血管新生因子等,來拯救因循環不良而瀕臨截肢的患者,但仍有部分病患難逃截肢的命運。其實,糖尿病患避免截肢的第一步應該是良好的血糖控制及正確觀念,並養成保養雙腳的好習慣。

 糖尿病足的演進有一定的次序,針對每一時期,臨床處理上都有不同的重點,依照產生腳部潰傷的危險性,由低至高可分為零至三期,簡述如下:

零期:患者在此期,可能已有足部皮膚感覺下降的情形,但臨床上,利用單絲測試所測得的腳部保護性感覺仍完好。此期潰傷的機會很小,最主要在於病患衛教及持續血糖控制,唯仍不須使用特殊鞋具,每年追蹤足部一次即可。

一期:在此期患者已開始失去腳部保護性感覺,應每日檢查自己的足部有無異常,同時保持足部衛生,避免太緊不合腳的鞋具,若換新鞋時,應延長磨合的時間。每半年應做一次足部追蹤。

二期:此期患者不但失去腳部保護性感覺,同時還出現足部的變形,如鎚狀趾、爪狀趾、高足弓變形等。此期出現足部潰傷的機會很高,主要好發於蹠骨區及足跟區,大部分的患者可能須要穿著特製的糖尿病鞋具(如搖擺底及深鞋盒 ),來減少足部高壓及傷害出現;變形較不嚴重的患者,可以使用一般的運動慢跑鞋。此期也應加強足部規則柔軟操,並應每三個月追蹤一次。

三期:過去曾有過足部潰傷的病患。此類患者足部潰瘍的復發率很高,需要特製的鞋具和全面接觸式鞋墊,來避免足底高壓區的傷害,必須進行完整的足底壓力測量及生物力學分析。每一至二個月須追蹤一次。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許多令人遺憾的截肢,可能只起因於一個小潰瘍或小傷口。值得注意的是,危險等級在二期之後的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直接購買市面的鞋具或內墊使用,以免反而造成其他足部部位的高壓區傷害。應給專門醫師詳細診斷檢查後,依足部的情況來選擇正確的鞋具。其實糖尿病患者只要建立正確觀念,學會愛惜保護自己的雙腳,就可以避免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遺憾了!

(本文作者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