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舜協台北二十二日電)在政府政策引導下,台灣的產業結構近年來正逐漸轉向知識密集產業,目前已有成效,但長期仍有隱憂。台灣有69%的博士學歷以上研發人員隱身於大學,卻與產業界互動不足,使得大學的研發能量無法為產業所用,長期將弱化產業界的創新能力,值得政府加以注意。
台灣的學界擁有多少研發資源?根據經濟部資料, 2002 年台灣全國研究人員總數為 9.5 萬人,在大專院 校任職的比例為 22.2%,但博士級研究員卻有高達 68.9% 集中在大學,產業界僅有10.33%。
雖然大學擁有七成左右的博士級研究員,不過,與產學合作的比例卻偏低。2002 年台灣各大專院校的研發經費來自企業的比例為 2.9%,遠低於美國的 5.5%、英國的 6.2%、德國的 12.2%;而由大學研究結果申請的美國專利數量為 48 件,僅佔 2002 年台灣申請通過美國專利數量的0.88%。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吳榮義表示,產業與大學的創新系統交流不足,長期將傷害台灣的整體競爭力。
吳榮義指出,台灣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中小企業受限於規模,研發能力不強,因此必須與大學或研究機構合作,但根據「台灣技術創新調查」結果,在 1998 年至 2000 年曾與研究機構有創新合作的家數比重為 13.9%,低於丹麥、瑞典、芬蘭及愛爾蘭等小國的 20% ,「產學合作的比例偏低」。
吳榮義說,知識經濟的戰爭就是人才的戰爭,若任由研發人員隱身於大學,研究卻不能被產業所用,他認為長期將不利於台灣整體競爭力。
對於產學合作比例偏低一事,工研院經資中心研究員許瓊文認為與台灣大專院校是以「論文數」來評價教授的學術成就有關。
以台灣大學為例,教師升等係以在國際學術專刊發表過的論文數量為依據。許瓊文表示,若將產學合作成果申請專利通過的「專利數」納入教師升等考評依據,相信產學合作偏低的情形會有所改善。
許瓊文建議政府應協調大學建立「研發成果轉換機制」,並鼓勵大學衍生新創企業及設置產學中介機構, 同時建立有效的產學研合作環境與機制,促使創新系統間的人才流動,讓研發能量能被充份運用,開創產業技術創新的契機並強化競爭力,台灣經濟才能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