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平:艾青死於一九四一年

張曉平

人氣 17
標籤:

【大紀元8月17日訊】有讀者或許會問,在中國文學史上不是明明記載著中國現代詩歌的泰鬥級人物艾青去世於1996年5月5日,怎麽你文章的標題卻說艾青死於1941年呢?勿急,容我慢慢道來。

1910年3月間,艾青出生在浙江金華縣的一個舊式地主家庭。當他讀小學時,有著深遠意義的“5.4”運動爆發了。從此,民主、自由的思想在中國廣泛傳播。他上中學時,開始接受西方的民主主義思想。1927年春,他與幾位同樣懷著浪漫主義精神的同學前往法國巴黎留學。在那裏,他大量閱讀了諸多著名作家批判現實主義的作品,同時也開始了自己的自由寫作。

1932年初,艾青回國。他的詩作《會合》作為他公開發表的第一首詩問世。這是他為民主與自由的理念要在全世界會合、要在不同的種族中會合而發出的呐喊。接下來,他又發表了著名的詩作《蘆笛》,前引現代派詩人阿波裏內爾的詩:“當年我有一支蘆笛,拿法國大元帥的節杖我也不換!”此詩表現了作者藐視權勢追求自由的決心。

以後,艾青發表的詩歌越來越多。最著名的也是最具有影響力的當屬《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中浸透了作者對中國勞動人民的一往情深和對中國社會黑暗的無比憤懣。

他還寫出著名的詩歌《復活的土地》、《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傾吐了自己對災難中國的憂思和對祖國前途命運的關注。

1938年,他到桂林,與戴望舒合辦詩刊《頂點》。這一時期,他除了詩歌創作,還寫詩論,對詩歌的內容與形式等各個方面作了系統且富有見地的評論和闡述。

但是,正是在詩人以自由的創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之時的1941年,他投奔到延安,開始了一個共產黨黨徒的生涯。這之後,他不但沒有再能為中國的詩壇留下像樣的作品,連他那早年的自由主義精神也已不複存在了。

他到延安後正趕上了毛澤東對投奔延安的自由知識份子的大整編運動,即毛澤東召開的所謂“延安文藝座談會”。毛澤東以組織這些來投奔的文人們開個會、討論什麽文學與政治、動機與效果、歌頌與暴露、普及與提高等等問題的辯證關係為名義,其真實目的只是要將這些來投奔的自由知識份子們統統地訓練成自己勢力的政治宣傳員,做他改朝換代的工具。不聽話的知識份子的最終下場就是王實味那樣,被打成國民黨特務和託派分子,關進監牢。後來,王實味被宣佈死刑,行刑者用一把很鈍的砍刀,像剁肉一樣地剁了半天才將王實味的腦袋生生砍下。

艾青則像大多數的投奔者一樣,甘心地做了毛澤東的黨徒。他將自己早先的那些具有社會影響力的作品變為了在共產黨內進階的敲門磚。他還不失時機地在剛到延安不久,就獻上了自己的諂媚詩《毛澤東》。當然,也有些個別的人在遲遲疑疑,總想調皮一下,不想立即就俯首帖耳地成為一名遵命文人。如丁玲,她自由化地寫作了一篇叫《延安三八節有感》的文章發表出來,結果立即遭到了嚴厲批判。她只好連忙認錯,由於態度老實,沒有淪落到王實味等人那樣的下場。

艾青因很自覺地聽共產黨的話,主動放棄掉自己曾是一名自由知識分子對社會所應有的責任,而去承擔做共產黨政治宣傳員的義務。為此,他得到了回報。1949年毛澤東改朝換代成功,艾青以共產黨高級幹部的身分出現在首都北京,任北京軍事管制委員會的文化接管大員。此時,他身著共產黨軍服,臂上戴著臂章,神氣活現。他多次以此身分去前往一些所謂的被解放了的老畫家那裏,名曰看望,但事實卻是:他耀武揚威地到齊白石老人處,嚇得那已年近九旬的老人不敢不立即作畫送給他讓他“雅正”。

然而,他的高興勁沒有長久。他陷在了兩夥當年投奔延安的文化黨徒集團的爭鬥中:一夥是以周揚、田漢、夏衍、劉伯羽等人為首,一夥是丁玲、陳企霞、馮雪峰、艾青等人。因毛澤東青睞周揚一夥,艾青這一夥人於1957年都被打成了右派。艾青先被流放到北大荒勞改,後又被流放到遙遠的新疆。從此,他開始了長達20多年的想做黨徒亦不能的日子。

一直到1979年之後,隨著共產黨最高層權力的更叠,艾青和其他人一樣,其右派的問題才終於得到改正。於是,他又感恩戴德地恢復了自己的黨徒身分,恢復了共產黨高級幹部的權利。由此,從前到處出席大會發表講話、並能公款出差、出國、還能享受到種種的高於苦難中國人民的特權又回到了他的身邊。

不過,作為一個自由的詩人,艾青是無論如何早已不存在了。現在人們所能看見的、所有恢復出版的艾青作品選中,收集的絕大部分作品都是他在1941年以前寫作的。他的所有的有影響力的作品,也無一不是在1941年以前寫作的。1941年以後,他為共產黨所寫的政治宣傳作品和文章,不僅永遠令人感到乏味,恐怕在他有靈魂加以面對之時,也不能不臉紅吧!

基於此,我才斷言:作為詩人的艾青死於1941年。最後,我還想再說一句:做詩人應永遠地做一個自由的、自己的詩人,莫學艾青在中途去做了共產黨的黨徒。

──轉自《民主論壇》(//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張曉平:李海出獄
人權律師:對批評法輪功者的回應
【特稿】前學生起訴神韻和飛天的幕後真相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