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傳奇(三之一)

人氣 73
標籤:

【大紀元7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文昊宇香港報導)「我,李小龍,會成為美國第一個片酬最高的東方超級巨星,而我的演出會是最刺激精彩的,我將竭盡所能,把演員本份做到最好。由1970年開始,我會舉世知名,到1980年會賺夠1000萬美元,然後隨心所欲生活,安享內心平和與喜樂。」──李小龍,1969

被譽為一代「武術大師」的李小龍所許下的這個宏願,終於實現,1973年與美國華納合作拍攝〈龍爭虎鬥〉,讓他一躍成為國際超級巨星。可惜在〈龍〉上映之前,李小龍卻無緣相見,1973年7月20日,他因急性腦水腫英年早逝,終年32歲。李小龍雖然已逝世31年,但直到今天仍被許多東西方人士視為心中的偶像。

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出生在美國舊金山,屬龍,取名振藩,有「揚名海外」的意思,洋名Bruce,族名源鑫,共一兄兩姊一弟,他排行第四。父為粵劇四大名醜之一的李海泉,母為何東爵士之弟何甘堂之女何愛瑜(混血皃)。因為他個子瘦小,所以起了「細鳳」這樣一個女性化的乳名。


他出生不久,從早到晚,只要張開眼睛,他便像一隻風車般動個不停,母親叫他「冇時停」(即總不會乖乖坐下來),姊姊則戲稱他做「小龍」,「小龍」便成為他由童星開始沿用的藝名。

後來家人發現只要給他一本書,他就會靜下來,而且一翻就是好幾個小時。李小龍位於九龍塘的故居,書房藏書多達2500本,大部分附有他個人的記事、記號等,證明他不單是收藏書籍的愛好者,而且真正的閱讀、研究及從中得到啟悟。


李小龍涉獵的書籍內容廣泛,包括儒家、道家、蘇格拉底、尼采等中西哲學,此外還有電影學、體育運動等,當然最多的是有關武術的書籍,包括對他影響很大、分別由蔡龍雲和萬籟聲著作的《武術基礎訓練》和《武術滙宗》。

「在佛中,並無可努力之處,惟有平凡而一無特別。用自己的膳,做自己的法事,挑自己的水,一旦累了,倒臥便睡,無知者自會笑我,但智者卻會知我,其中有深意。」──李小龍

李小龍自幼學習詠春拳,15歲那年拜詠春宗師葉問門下,18歲在美國升讀大學時。據了解,李小龍在美國的生活相當艱苦,除學習外,把精力都放在研習武術上。他在西雅圖的學校裏組織了一支「中國功夫隊」,經常在校園裏進行訓練和表演。1964年,加利福尼亞州舉行全美空手道比賽,當時年僅24歲的李小龍擊敗所有選手摘下桂冠。

李小龍經過潛修苦練,自學南、北派少林拳、螳螂拳形等中國傳統武術,練出「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幾個絕招,還擅長短棍、長棍和雙節棍等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李小龍又吸收了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技擊術的優點和特長,總結多年的經驗,於60年代自創了一種流暢靈活的拳術「截拳道」武道。


「『截拳道』並不是用來殺人或傷人的手段,而是設法打開人生的秘密的一條大路。假如我們想了解別人,那我們先要了解自己,通過『截拳道』,我們也許會知道自己更多,把自己看得更清楚。……假如有人説『截拳道』不同『這派』、不同『那派』,我們不要管這些,索性把『截拳道』三個字剔除,練武就是練武,『截拳道』只不過是一個名稱,無實質的,我們千萬不要被一個名字弄得糊塗!」──李小龍

李小龍爲了弘揚中華武術,在大學二年級期間,租用了校園的一個停車場角落,掛起了「振藩國術館」的牌子。他邊教邊練,刻苦磨煉,如打沙包和連續跳繩數小時,使他的身手更靈活和敏捷,技術大有長進,尤以腿功造詣更爲精深。

據說有一次,8名大漢列隊準備承受李小龍一記橫側腿,頭一位緊握著大型腳靶,後面7人向前力撐。李小龍一腳猛力踢出,前面7個人因為互有依靠尚能勉強站穩,但最後一人卻承受著前面一個接一個傳來的餘震,隨即應聲倒地。他又曾把重達約100公斤的洋人踢至10米外。他腳力的速、勁,能一記踢爛5塊各一寸厚並懸掛在半空的木板。

李小龍的飛腳極之厲害,曾將一名重達一百公斤的西人踢至十米外,而他打出的拳力與重量級拳手相當,逾三百五十磅。圖為李小龍在〈死亡遊戲〉中的打場面。(輯自〈死亡遊戲〉)

李小龍的拳力也非一般,他只有70公斤,可是卻能打出重量級拳手擊出的350多磅拳力。而且在銀幕上,他由出拳到收拳只需要6格畫面,僅相當於四分之一秒。

在「振藩國術館」裏,他認識了來學武術的醫學院女學生蓮達,經過一年多的交往,他們漸生情愫,於1964年8月,正式結婚。婚後,李小龍夫婦雙雙輟學,合力經營武術館。

「在我一生中,最大的收穫,我以為並不是在武道上、電影上或是電視上,而是娶得一位外國籍的好妻子,她人很賢淑,處處都在遷就我。」--李小龍(大紀元圖片庫)

(待續)(//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李小龍影集 不熄「龍捲風」
孫燕姿 開嗓「撼」雨神
好萊塢動作明星尚格云頓 因為李小龍而練功夫
日雜誌票選 最愛和最不愛的亞洲之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