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二十4日電)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邱澎生今天下午在一場演講中,從清代奇書「大義覺迷錄」的背景典故切入,探討明、清時代社會看待貧富不均的觀念,由富人之罪轉變為窮人之罪的關鍵,在於富人具有穩定鄉里功能,同時藉由富人的需求為窮人帶來翻身的機會。
邱澎生在這場通俗講座中,由「大義覺迷錄」中雍正皇帝與曾靜的論辯文字出發,引導大家進入十八世紀中國社會的歷史時空,藉以思考無論古今中外社會都長期存在的貧富不均問題。
「大義覺迷錄」這部清代奇書的編纂肇因於湖南士人曾靜無意間讀到了呂留良的著作,對呂氏提倡「井田制」與批評清代時政等理念深有同感,於是命弟子張靜伺機鼓動當時首位川陝總督的漢人,同時也據傳是北宋抗金名將岳飛後裔的岳鍾琪,勸他效法先祖起而領導漢人反清。
不料,岳鍾琪暗中向雍正皇帝告發,曾靜師徒被捕下獄。鑑於當時民間野史、筆記、民間傳說對雍正得位不正的謠傳甚囂塵上,雍正決定詳加審訊此案,並將審訊與答辯紀錄,連同他本人頒發的上諭,包括37篇雍正的筆訊和曾靜47篇口供合編成為「大義覺迷錄」。
雍正詔令全國各府州縣準備參加科舉考試的學校生徒於每月初一與十五兩天集體講讀此書。繼任的乾隆皇帝深覺此書暴露太多宮廷醜聞,下令追繳收回銷燬。
「大義覺迷錄」其中一篇記錄雍正皇帝和曾靜關於「富人之罪」問題的討論。曾靜認為,富人的為富不仁,是造成貧富不均的禍首;但雍正卻主張:窮人其實是「咎由自取」,該為自己的懶惰、愚笨負責,而富人的成功則是因為本身的聰明與勤奮,或是祖先累積所得。
雖然雍正這席話為富人辯護,更賤踏窮人的尊嚴,和傳統中國政治言論一般以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均富理想為依歸,可說是大相逕庭,亦與中國古老「鋤富濟貧」的概念不一;但他亦上諭內閣,富人平時應體恤貧民,若青黃不接或穀糧欠收時,應予通融,不可看窮人受苦而不伸援手,更應該秉持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觀念才對。
邱澎生也指出,明、清時代許多文獻中出現不少「保富論」的觀念,例如清乾隆年間著名師爺汪輝祖、清代顧公燮、清代錢泳等人均認為,水旱戎役,皆需財富,遇需財時,懇惻勸諭,必能損財給匱,而且富人是貧人所仰賴,鄉里內有富戶,凡自食其力者,都可以藉以資助,若是富人一旦沒落沒錢時,貧人也跟著無以為業,所以保富是為治的要道。
顧公燮說得更明,富人所玩的寺院、戲館、游船、賭博、青樓、蟋蟀、鵪鶉等局,都是「窮人的大養濟院」,一旦使窮人改業,則必定失業而淪為游棍、乞丐、盜賊,到處為害;錢泳更認為,富人的銷金窟就是窮人的覓食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