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職工質疑5億資金的去向
【大紀元7月19日訊】2003年度審計報告的出爐使「審計風暴」達到最高點。這次風暴指向的是中國19所著名高校——一個之前極少被涉及、不為外界所瞭解的領域。
審計高校的工作從一個多月前開始,5月10日,國家審計署組織了審計署、各派出審計局、署駐各地特派辦和北京市審計局近150人在北京郊區懷柔舉辦了「中央部屬高校和醫院審計調查培訓班」。副審計長劉家義指出,高校審查的重點是側重審查高校的財務管理狀況、收費情況、投資情況,並注重揭露重大違法違規問題以及體制不順、制度不完善的問題。
審計組的任務是,對各高校2003年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同時對其2001年至2003年有關情況進行審計調查。
審計署瀋陽特派辦在大連理工大學貼出公告,希望學校教職員工、學生向審計組提供與反映的資訊包括四大方面:對學生的不合理、不合規收費情況;收入不入賬、自行設立小金庫情況;支出或投資不合理、無效益或損失浪費情況;重大貪污、受賄、挪占公款等經濟犯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審計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高校審計主要內容是:財政政務收支、高校基本建設以及劃撥資金的使用情況。
這些審計內容可以在審計署之前工作成果中找到線索。自1998年起,審計署就陸續開展了對全國部份高校的審計工作。審計長李金華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1999年中央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中指出,當年被審計的中央所屬62所高校,查出收入反映不實、亂收費、違規從事金融業務和擠占挪用專項資金49億元,發現8起涉嫌經濟犯罪案件。
「對高校的審計監督絕對有必要,」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副院長祈懷錦告訴記者,「就目前媒體披露的情況來看,接受審計的北大、清華等高校都是中國知名學府,具有國家投資多、影響大的特點。國家當然應該知道,每年撥給他們的教育款項都是怎麼花出去的。此外,目前國內高校的收入情況也不夠透明,收入來源是否合法、有無偷稅漏稅問題、收入分配管理是如何進行的,這些大家都不知道。這幾年來看,中國高校經濟犯罪呈上升趨勢,這肯定引起了審計部門的注意。」
據介紹,「211工程」開展以來,我國高等教育的投入連年增多。尤其是幾所國家提出要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高校更是得到大量財政撥款,僅北京大學在1999年至2002年的3年中就從教育部得到了18個億。「每個學校都在爭著朝教育部要錢。」一位大學教師說,他所在的學校大家都對上任兩年的新校長很滿意,就是因為他「能從教育部和銀行要錢」。
錢到手之後,各高校員工並沒有立刻看到自己待遇的提高,而是發現校園內大搞土木基建工程。北京大學的教職工就表示疑惑:每年6億中用在一線職工身上的只有6000萬,那還有5億多到哪去了?
此外,高校眾多的二級單位、校辦企業也使財務管理更加混亂。「我不好說高校就一定有問題。但是就現在來看高校的財務制度和它們的這個搞法,出問題是遲早的事。」那位審計署工作人員評論說。
轉載《中華大參考》(//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