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惠君台北十八日電)強調工程與環境中取得和諧的生態工法(Ecological Engineering Methods)在七二水災中成為眾矢之的,台北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教授、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鎮洋強調,混凝工法和生態工法並非0或1的選擇,兩者有其不同的時代背景,因此,不需將傳統工法妖魔化、也不必過度神化生態工法。
生態工法的概念起源德國及瑞士, 1938年德國的Seifert 首先提出自然河溪整治的概念,指能夠在完成傳統河流治理任務的基礎上,達到接近自然、廉價,保持景觀的一種治理方案。
林鎮洋強調,生態工法不是為了生態而不顧安全,而是「以安全為基礎」、「將不安全的因素降低」。
在國內,雖然推動生態工法的時間並不長,但有許多成功的例子,如民國88年施作完成的內湖大溝溪,當時大溝溪下游接住宅社區,考量安全排洪要求及恢復溪溝生態環境,因此溪溝護岸的設計以半重力式結構為主,並以天然石塊作表面處理,溪溝河道中視地形設置固床工等結構,降低河床落差、蓄積溪水好讓魚蝦等生物生存。
另外,位於武陵農場的七家灣溪,是國寶魚櫻花鉤吻鮭的棲息地,混凝土屬鹼性不利國寶魚生存,因此,當時也是以生態工法再造七家灣溪。林鎮洋轉述在七二水災後前往勘察的學者表示,位於中部山區的七家灣溪並未受到破壞。
林鎮洋曾到奧地利靠近阿爾卑斯山區參觀,他提到,當地環境是高山、叢林和惡水,和台灣差不多,當發生土石流或融雪時帶來的災害甚至遠超過台灣,不過,當地人用生態工法的概念,以木頭構築防水牆,效果奇佳。
林鎮洋指出,傳統工法(混凝工法)有它的時代背景,不能全然抹煞其功能,他也承認,生態工法在台灣是從試誤中學習,但從奧地利的例子看來,生態工法可因地制宜,只要多動點腦筋,考量當地生態,不要一味只採取傳統工法或生態工法,「傳統工法和生態工法並非0或1的選擇。」,他一語雙關地說:「More Brain,Less Concr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