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2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梁世煌╱專題報導
台灣威盛(2388 )日前申報以1.9億元盈餘轉增資作為員工分紅,及以6.2億元資本公積轉增資作為分配股東股利的申報案,遭到金管會證期局以股利分配不衡為由停止申報生效,員工分紅與股東股利之間的分配問題再度成為市場注意的焦點。由於博達案之後,上市櫃公司增資案的申請備受各界關注,此次威盛增資案遭證期局喊停,不僅凸顯過去各公司在員工分紅及股東股利的分配上長久存在厚此薄彼的情況,對於證期局未來對公司股利政策的管理將更具指標意義。
根據Career就業情報的統計,今年各上市櫃公司員工分配去年分紅所得,仍以電子產業最高,以發放總數額計算,台積電(2330 )還是以發放27萬張股票及6.8億元現金傲視群倫,但若論及平均每名員工分紅,則以IC設計業、光電產業的員工分紅最令人豔羨。
其中聯發科(2454 )、晶豪科(3006 )等高價股,今年平均每名員工可分配股票加上現金的總額高達693萬元及278萬元,是各上市櫃公司最高的前2名,而其他包括鴻海(2317 )、思源(2473 )、群光(2385 )、建興(8008 )、大立光(3008 )、廣明(6188 )、凌陽(2401 )、智原(3035 )及瑞昱(2379 )等公司,每名員工的分紅總值也都在百萬元以上,相較於其他傳統產業及一般上班族,上述公司的員工分紅的確十分優渥。
不過,上市公司大手筆發放分紅給員工,若是未能在股東股利政策上給予相同待遇,難免引發外界員工吃肉、股東只能喝湯的質疑,弱勢小股東面對這種不公平的狀況,近來的反彈越來越大,使得主管機關證期局近2年來對於相關作為員工分紅配股的盈餘轉增資案特別提高警覺,威盛增資案半途被叫停也就不太令人意外了。
事實上,在威盛之前,已有富驊(5465 )、欣技(6160 )、茂綸(6227 )、敬鵬(2355 )、力信(2469 )等多家上市櫃公司的增資案,因為股利政策有欠公平性而曾被證期局叫停,而6月下旬的精業(2343 )增資案亦因類似理由而被證期局喊卡,在該公司補齊相關資料後,直至本月5日才被證期局重新放行。至於威盛,市場人士認為,由於該公司在半導體族群中一向具有指標作用,因此其增資案闖關失敗才會格外引人注意,也凸顯證期局在類似案例中為小股東權益把關的決心。
有關員工分紅配股及股東股利政策之間的平衡性,長久以來一直是各界辯論及質疑的焦點所在,前年12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一席「員工分紅配股是鑽法律漏洞」、「造成台灣產業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批評,立刻引來台灣員工分紅配股制度創始者、聯電董事長曹興誠的強烈反駁,晶圓代工雙雄的唇槍舌劍,讓員工分紅配股的正當性在當時成為各界激烈辯論的熱門議題,就是一個最明顯的例子。
市場人士指出,員工分紅配股制度之所以惹人爭議,除了助長公司之間的挖角歪風,讓員工為了配股多寡而急功近利外,不少公司在虧損的情況下卻還是執意實行員工分紅配股制度,除了導致公司股本膨脹,每股獲利更形稀釋外,這種形同「公司作東,全體股東埋單」的情況,更是讓不少小股東氣得跳腳,過去的聯電、華通等知名公司都曾有過這樣的例子,小股東對此也只能大嘆無奈。
由於員工分紅配股與股東股利不對等的情況已經受到主管機關的重視,近2年來上市櫃公司在決定前者的發放額度上已經較為收斂,過去不少大型半導體權值股員工分紅金額佔全年盈餘比重動輒高達2、3成的情況已經較為少見。根據Career就業情報的統計,去年電子股員工分紅佔公司盈餘比重以英業達的10.52%最高,顯示上市櫃公司在經歷前幾年的景氣低迷後,對於員工分紅配股的額度已經有相當程度的節制。
一外資法人指出,近年半導體業者的獲利已不像早年全盛時期高,以IC設計業為例,在價格競爭日趨激烈下,不少公司的毛利水準已經由去年的40%至50%降至今年的30%至40%,微利化的結果讓各公司不但在員工分紅配股上相對減少,不少公司如台積電、聯發科等龍頭還提高現金分紅的額度。以聯發科為例,去年該公司員工分紅配股達1.99萬張,現金分紅為4.5億元,今年該公司的員工分紅配股降為1.57萬張,現金分紅則是提高到6.6億元。至於台積電及友達(2409 )更是打破過去只發放員工分紅配股的慣例,今年現金分紅各發放6.8億元及3.8億元,顯示考量股本膨脹及外界觀感,員工分紅配股政策保守化仍是不得不然的趨勢。
對此,證期局表示,員工分紅應該配多少股票及現金,基本上視各公司自身情況而定,主管機關多會予以尊重,但是若發生諸如發給員工股票,卻只發給股東現金,任令股東承擔股本膨脹、獲利稀釋的不公平現象,證期局一定會出面要求該公司就員工分紅與股利政策的平衡及必要性詳加說明,同時要求未來類似案例必須經過股東會決議及公佈重大訊息,以達到監督公司及保障小股東權益的目的。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