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粗獷 與 典雅的對話

專訪人形藝術創作者 林秋水
子嫣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30日訊】小時候愛看戲,沒想到戲曲人物就此住在記憶深處,當他開始做第一個人形娃娃,中國戲曲人物中的女子形象就這麼一個一個在腦中、在手上鮮活起來。

最近看了一場很特別的展覽——「戲夢人生」林秋水人形藝術展。一尊尊戲曲中的人形偶,從戲曲情境中定格了下來,時光凝止在戲劇張力十足的那一刻,彷彿聽到南腔北調的傳統戲曲在裙角款擺之間輕輕流瀉出來。

看了這麼秀麗精巧的人形偶,不免遐想創作者是一個怎樣巧手慧心的女子?約莫過了三十分鐘,謎底終於揭曉。他一來就抱怨說都是金庸害的,因為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有個漂亮的女生叫秋水,人家一看這名字都以為他是一位曼妙女子;出人意表的,眼前的秋水是一位中年壯漢!

打開記憶的盒子

林秋水說,從小很得父親疼愛,出門應酬都帶著他,所以他看了很多的戲曲,京戲、崑曲什麼都看。這個小跟班看戲可是看得非常投入,他曾經在看「四郎探母」中,見四郎對母親的思念那一段,感動得淚如雨下。

戲曲人物就這麼伴隨著他成長,他從來都不知道,他是那麼忠實地把戲曲人物保留在記憶裡,當他開始做第一個人形娃娃,中國戲曲人物中的女子形象就這麼一個一個在腦中、在手上鮮活起來。

他談起了人形創作的緣起:「我是基督徒,我們教會要舉行義賣,那個時候就跟教會的年輕人說,不如自己來做一些東西,可能比拿出家中不用的禮品出來充數,還要有意思;就這樣,我就參照一本書上的講解,做了一個日本的那種沒有五官的小紙人形,做的時候,感覺那種成就感就慢慢地被帶動起來。」

他又說:「然後那個時候,像我的個性就不能這樣就滿足,接下來常常逛書店,剛好看到我們老師的作品,我就被她的那種娃娃吸引了,那時候家裡也許可,就讓我去日本學習。」

林秋水的老師是頗具知名度的日本人形創作家——原康子,在短短六天的密集教學中,教會了林秋水如何做一個人形娃娃,她不但教他做的技巧,而且給了林秋水一條明徑,她說:「你是中國人,為什麼要做日本人形?你應該做中國人形。」

戲曲人物典雅再現

從日本回來,他就開始嘗試用日本人形的做法去做中國式的娃娃,這麼一路走來,林秋水已經做了十幾年的娃娃了。

展場上的中國人形偶有漢、唐、元、明、清歷代仕女,有耀眼亮麗的戲曲人物——《西廂記》的紅娘、崔鶯鶯、《二進宮》的郭妃、《鎖麟囊》裡正待出閣的小姐、貴妃醉酒……千姿百態的陳列一室。

林秋水說:「做一個娃娃出來,其實很簡單,但是要抓她的神韻,做到讓她能夠吸引別人,甚至把自己所喜歡的那種對她投入的巧思,和對她整個的那種成就感的期許,那都是要靠經驗來抓。」

「那時候只要做出來,就很快樂,每一個成品,都用快樂的感覺去看它的成果。」快樂,很單純也很有內涵!那一刻,從林秋水始終落拓朗朗的笑容裡,我彷彿瞥見了古典人形偶獨有的細緻典雅!

認真埋首在自創的人形藝術十幾年,林秋水漸漸地走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並得到了各界的肯定與讚揚,近期的展覽邀約不斷,同時受到台灣郵政局的邀請,發行林秋水人形藝術圖案郵票。

只是因為單純的「喜歡」,林秋水一路用心耕耘、全力以赴,駐足欣賞的觀眾越來越多,可見得開創富有中國文化氣息的工藝家,絕不孤獨!──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聖母領報」(The Annunciation,譯註)是最受歡迎的基督教藝術主題之一。這個至關重要的聖經故事出自《路加福音》。故事中,上帝派天使長加百列(Gabriel)去拜訪一位住在拿撒勒的童貞女瑪利亞。天使長告訴她,她將誕下上帝之子耶穌。起初瑪利亞感到驚訝,質疑這樣的事情怎麼可能。加百列向她解釋說,聖靈要降臨在她身上。瑪麗謙卑地接受了上帝的旨意。
  • 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會說故事的圖畫」特展,展期至明年1月1日,以「故事畫」或「敘事畫」為主要展件,希望呈現「圖像」能夠超越文字描述、為觀眾提供更豐富訊息的潛力與特性。
  • 馬德里王宮(Royal Palace of Madrid)位於西班牙首都中心,可說是西班牙王室傳統的代表。這座宮殿來自18世紀中葉改建古老的摩爾人堡壘(Moorish fortress),呈現法國巴洛克與新古典主義風格,佔地超過100萬平方英尺,擁有近3,500個房間。王宮是西班牙王室的官邸,至今仍用於國家慶典。馬德里王宮以躋身歐洲最大宮殿之一而聞名。
  • 當我告訴別人我還在用書信與朋友聯絡時,大多數人都覺得那是一種雅興,好像我們只是喜歡那些漂亮的羊皮紙和羽毛筆。平心而論,我確實喜歡使用漂亮的信紙和蠟封,但這並不是我最重視的因素。我認為,手寫信這種傳播媒介是數位訊息無法比擬的。
  • 1874年,王家藝術學院(the Royal Academy of Arts)在倫敦舉辦展覽,展出一位新手藝術家的精美畫作。這幅畫的標題是「點名」(The Roll Call),描繪因克曼戰役(the Battle of Inkerman)結束後的細節。展覽還沒結束,《點名》就已經成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評價很高的畫作了。
  • 胡塞佩‧德‧里韋拉(Jusepe de Ribera,1591–1652年)是西班牙17世紀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但人們可能想不到,他的整個藝術生涯是在意大利度過的。他被稱為「洛‧斯帕尼奧雷托」(Lo Spagnoletto),意即「西班牙小子」,是卡拉瓦喬最有才華的追隨者之一。在藝術創作中,里韋拉對卡拉瓦喬強烈戲劇化的明暗對比進行改造,探索出了更明亮的光影效果。里韋拉還融合了威尼斯畫派的色彩、西班牙繪畫的寫實、博洛尼亞的古典主義和羅馬畫派的造型。
  • 《青銅騎士》,由葉卡捷琳娜大帝訂製,用來宣示她暨俄羅斯末代沙王及第一位帝王彼得大帝(1672—1725年)之後成功地統治了俄羅斯。彼得出生後一個世紀,這位新登基的女王不僅展現對前任帝王高度的敬意,更藉此鞏固自己身為俄羅斯偉大統治者的地位,在雕像上題詞「葉卡捷琳娜二世向彼得一世致敬,1782年」。
  •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Jenny Zeng/大紀元)
    「米開朗基羅的西斯廷禮拜堂」(Michelangelo’s Sistine Chapel)展覽已經於10月11日在紐約布碌崙(布魯克林)工業城拉開帷幕,將持續至2025年1月5日,為期約三個月。期間紐約人無需遠赴羅馬,即可近距離體驗文藝復興大師米開朗基羅的藝術精髓。
  • 《埃及農婦與他的孩子》(An Egyptian Peasant Woman and Her Child)是一幅等身大小的畫作,描繪了一位農夫之妻將熟睡的孩子扛在肩膀上。這是在埃及的歷史轉型與擴張階段,由法國畫家萊昂‧博納(Léon Bonnat,1833–1922年)捕捉到的親情滿溢的生活瞬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