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海歸」.「海待」.危機感
【大紀元6月21日訊】(BBC中國事務特約撰稿人江迅)在上海參加了一次來自多倫多的一些”海歸”座談會,他們相聚一起,幾乎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透露了危機感。一位來自德國的崔姓女”海歸”,在上海和寧波、杭州、蘇州開辦了四家公司。她說,國內機會確實不少,但你如果沒有專長,不掌握國內缺少的技術,對國內的情况不瞭解,機會就不屬于你。她說了一句頗有哲理的話﹕越是清楚地看到自己面對的挑戰,就越是有危機感。一個被危機感壓迫著的人,就是一個能充分激發自身潜力,充分實現自身價值的人。
今春,在北京采訪”中國留學人員回國創業成就展”。據統計,從1978年至2003年,中國大陸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總數已達70萬人,分布在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從海外留學回國的”海歸”已近18萬人。”神州”五號載人航天飛船的科研人員中,有60多人是”海歸”;”曙光”系列幷行計算器(計算機)、人類基因組計劃、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水稻分子遺傳學研究等國家重大科研項目,都是由留學回國人員作爲主要研究人員。據悉,在國家教育部直屬的72所高校中,78%的校長是”海歸”;中國醫學科學院高級專業技術人員中,37%是”海歸”。
多倫多是中國人留學、移民首選地之一
在北京創業的”海歸”已有4萬人,創辦企業3600多家,其中有微星、博奧芯片、啓明星辰、亞信、搜狐等一批在國內位居前列的高新技術産業,僅在中關村科技園區,就有2000家留學人員企業,年收入312億元人民幣。
上月在上海參加”創業上海–新近歸國留學人員同城聚會”。上海引進”海歸”總人數達5萬多人,位列頂尖人才的上海23名國家級首席科學家全爲”海歸”。聚會上,”海歸”們表達了一個强烈願望﹕政府支持”海歸”發展,幷非一定要給予特別的優惠條件,而是要創造一個公平和講究誠信的環境,在制度上保證信息的暢通。”海歸”回國自己開公司是創業,任職于跨國公司、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也是創業的途徑,不能狹義地理解創業的概念。
根據世界HR實驗室對1500個”海歸”樣本的統計結果,35%以上的”海歸”存在就業困難,不得不暫時待業而成爲”海待”,60%的受訪者願將月薪標準下降1000元人民幣,受訪者中已有三個月未找到工作的占30%,另有15%在5個月內,都沒有找到工作。
日趨理性
“海歸”變成”海待”,一是國內用人單位對海外學歷的認識日趨理性,對”海歸”不再盲目看重,更注重實際工作能力;二是一些”海歸”對自身定位比較模糊,對工作職位和薪金的期待值過高,在求職中處處碰鼻。據北京人事局負責人分析,”海歸”變成”海待”的,多是沒有工作經驗的”小海歸”。近年”留學低齡化”令一些盲目出國、短期留學、學校實力不强的”海歸”在回國後面臨就業困難的處境。當然,企業與”海歸”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也導致大量”海待”的産生。
今年5月底,中國華源集團和上海醫藥集團在上海舉辦”海歸”專場招聘會,這是近年來上海最大規模的海外引才工程。兩集團收到3000多份”海歸”自薦信,500多人到場”應考”,近百招聘崗位有了意向,50多”海歸”被兩大集團確定錄用,考慮到一些海外人才未能親身去上海應考,于是,留了部分崗位聯繫意中人”補考”。上海醫藥集團的一位考官說,接觸了一些”海歸”,他們的優勢已經不再是早兩年那麽强烈了。
其實,”海歸”回國後真正是成功人士不會是多數,出類拔萃的更是鳳毛麟角,被淘汰出局的恐怕也爲數不少。這是事物的本來規律。古今中外,歷朝歷代,大凡成功人士都有專長。”海歸”的優勢是外語熟練,視野開闊,熟悉國際規則。但這些優勢不足以作爲自待清高的資本,更不能與高薪劃等號,唯有勝人一籌的專長,才能在激烈競爭中不敗。
在深圳的一位來自日本的”海歸”說﹕”今天的’海歸’確實有危機感。危機感教會了我們不是去想自己能做多少事,而是想自己必須做多少事,不能不做多少事。”具有危機感的人,就具有殺開一條血路的力量。(//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