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花開見父親

黃淑英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我從小喜歡看山看水,觀雲觀天。今年年初某一天,我早起作晨操,隱約望見那株種植了六年的君子蘭,綠葉繁茂中夾雜了幾許粉紅。等到做完體操,走近前去,仔細端詳,這才發覺,呵!那竟是十幾顆含苞待放的小花蕾,正蠢蠢慾動、蓄勢待發呢!這一驚非同小可,我立刻電告外子;外子矚咐我要按時澆水,且不可隨意移動盆景位置。從那天起,觀察家中的君子蘭便成了我每天必修的功課。

君子蘭葉片修長、終年長青。在養殖的這幾年間,外子曾經幾次替它換盆。我為自己多年來對它的疏忽感到愧疚。這下經外子提醒、並囑我小心照顧,便再不敢偷懶了。我忠誠的每隔四、五天澆一次水。偶而還跟這些小花蕾說說話。小花蕾興奮的緩緩往上攀爬,像一群初學站立的幼兒,為自己的能力感到驕傲。環繞在這些花蕾週遭的是一片片堅實肥厚的葉瓣,它們緊緊重疊,像是父母親深怕他的孩子摔倒一般,隨時守候在旁、照顧維護。但這群孩子,終不解父母親的擔憂,肆無忌憚的直往高處伸展。偶而一兩顆還淘氣地張開它們青澀的小花瓣,抓一把陽光,探一會兒水滴的清涼。小花蕾一天比一天站得高,一天比一天站得穩,它們的身軀逐漸茁壯,臂膀逐漸結實。其中幾顆猛抬頭,看到了蔚藍的天空、和周圍寬廣的世界,嫣紅的花苞立時相互奔告,幾十顆花蕾同時泛起蒙納麗莎般神秘地微笑,彷彿怕被識破內心的玄機。花苞日漸成熟,修長婀娜的身軀變得豐腴圓潤,粉紅潔白的臉龐充滿了青春的活力。它們蘊含在體內的精力正如弦在弓上,再也無法駕馭。周圍環繞保衛的葉瓣擋不住這盎然的生機,和它們那股急慾掙脫束縛的決心,只好一吋吋讓出空間。頃然間,這幾十顆花苞逮住了機會,立時爭先恐後,排山倒海似的推開周圍的葉瓣,盡情展現它們艷麗的神采、毫不保留地綻放它們的笑靨,散發了一室春光。

我那被嫣紅觸動的心,急切的想去尋找這蓬勃生長背後的源泉;這才發覺,原來在這十幾朵怒放的蘭花底下竟有一枝不起眼的葉莖;它樸實渾厚,毫無彫琢,獨立支撐著所有艷麗的花朵。它體內蘊藏的資糧,毫不偏袒的平分在每一朵鮮花上,它從何時起就負擔了這樣的重任,我無法猜測。在我多日來讚嘆花蕾的美艷時,它不曾抱怨我對它的疏忽,也從不想引起我對它的注意,只是默默地耕耘,無怨無悔的付出。這下我望著它,心中深刻的體會到,沒有它的支撐,就沒有這些花朵的綻放。沒有它的奮力上挺,這些花朵絕無法在綠葉茂密中嶄露頭角,傲然聳立。

我想到父親的一生正如這隻支撐君子蘭花的莖葉,當蘭花綻放之時,我忍不住思念那在底下辛勤耕耘、默默支撐、提供資糧和營養的脈絡。父親生前常說:「父母想兒長江水、兒想父母一陣風」。像這些蘭花一樣,我們急慾擺脫束縛、只想自由自在的翱翔;我們自顧自往上攀昇、只為自己的艷麗芬芳。當我們年幼脆弱時,我們理所當然似地吸取父母提供我們的養分;當我們長大了、成家立業、功成名就了,我們卻時常忘了回顧所來徑,任憑那在底下含莘茹苦的支撐著我們,在背後無怨無悔的扶持著我們的父母親在孤獨寂寞中凋零老去。

父親在去年八月份倏乎間辭世後,在我的心中,春天已然消逝。我雖然仍然看山看水、觀雲觀天,但我不再為山水雲天興奮得手舞足蹈了。我現在用我的眼、我的耳、我全心的靈魂更敏銳、更凝鍊的去感受、去感謝大自然給我的每一個啟示。像日出日落、像花開花謝、像春夏楓樹上的綠葉,到頭來都要在秋霜冬寒中向樹幹告別。然而,如同天空中的繁星,一顆墜落了,另一顆必在他處升起,顆顆有它的軌道,有它的命運;珠珠有它的星光,有它的職責。雖然,葉落了,樹枯了,但枯樹逢春猶再發;我相信,父親的風範將深植在我們的心中,父親一生不屈不撓的精神將在我們的生命中繼續展現。我也相信,所有曾經受到父親照顧的親朋好友都會本著父親一生樂善好施的德行、和勇於奮鬥的毅力來繼續幫助世界上受苦的人們。正如這一支葉莖孕育出十幾朵燦爛的蘭花,父親一生堅毅慈悲的種性必然會結出更多的果實來。

◇ 黃淑英﹝寫於父親辭世十個月、於波士頓﹞(//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國雖然已不復見,但是成吉思汗的子孫卻隨處可見,經過一群基因科學家的採樣分析,使得這樣的推論可能性大大提升。研究人員表示,決定男性性別的Y染色體只會從父親傳給兒子。而在對200多名中亞男子進行基因樣本分析後卻發現,在樣本中居然有一大群人的Y染色体幾乎是完全相同的,代表著這些男性,有著共同的祖先。
  • 美國人在經濟能力允許的情況下,母親或者父親一方會呆在家裡帶孩子,或雇保姆。在中國,父母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工作,長期以來很習慣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隨著中國經濟的繁榮,中產階級夫婦爭先恐後地把他們唯一的孩子送進私立的寄宿學校。有的學校甚至接納兩歲半的孩子。 這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北京郊區力邁學校的學生在這裡呆了一星期後正在一邊玩耍,一邊等著汽車接他們回家。力邁學校有一千左右學生,小至兩歲半,大至十八歲。 *寧願住校不願回家*
  • 自由時報記者王鈺鈴╱專訪

      十七歲的嘉義家職學生陳郁琳,一年半前因父親陳健誠意外受傷成植物人,她與母親溫淑美用親情擊敗病魔,喚醒沈睡的父親,每天談心電話,醫療過程影像、文字全紀錄,不間斷的復健,昔日嬌弱的女兒,變成了照顧父親的好幫手,一家人走過生命幽谷,找回重生的喜樂。

      去年一月三日,閃電瞬間滑過電線的剎那,扭轉陳家的悲喜,當天陳郁琳放學時,等不到父親蹤影,沒想到最後等到了母親,卻帶來父親工作意外電擊摔傷,腦部重創昏迷不醒的噩耗。

      堅信父親會好起來,陳郁琳與母親不斷祈求觀世音菩薩保佑,終於將父親從死神手中搶下,不過卻被醫生判定為植物人,醫生對於復健成果不樂觀,周遭親友也不看好,不過陳郁琳與媽媽堅信,父親只是累了,休息一下就會醒過來。

      於是陳郁琳住進醫院,與看護輪班,為了應付開學後的美髮丙級證照檢定,她將髮型模型頭帶到病榻旁,邊梳頭邊找有趣的事說給父親聽,她也幫父親設計髮型,在他耳畔稱讚、鼓勵。

      醫治過程,醫院三度發出病危通知,但她們不放棄希望,昏迷中的父親只要聽到郁琳的聲音,雙手就會緊握拳頭,唯一的女兒還是父親潛意識中最掛心的,兩次開腦手術前,親友都會輕聲叮嚀,女兒還在校門口等待父親接送,親孰勵父親旺盛的求生意志,昏迷一個多月後奇蹟甦醒。

      盼回父親後,陳郁琳每天上學利用下課打電話跟父親說話,熱線不間斷,下課就衝回家幫父親按摩、復健、餵藥、清理大小便、灌牛奶,當起小老師,教父親學寫字,夜晚與母親輪替看護。

      那一場意外,是十七歲小女生措手不及的生命歷練,她與母親摸索著未來,唯一的信念是父親一定會好起來,陳郁琳與母親將過程寫成文章,拍下一大疊復健照片,並以V8記錄給父親看,讓父親填補空白的歲月。

      一天天好轉的陳健誠,忘了不少事,說話緩慢的他,指著心口說,女兒的事他都放在心裡,現在,陳健誠最愛拖著女兒傳承他的修水電手藝,而陳郁琳則是父親專屬的美髮師,幫父親剪頭髮,刮鬍子,負責打理父親門面。

      父女倆每天固定九點半,手牽手下樓梯去倒垃圾,陳健誠逢人就說自己好帥,因為女兒剪髮手藝一流,鬼門關前走一遭,父女更貼心。

  • 女兒離家出走36天,與其相依為命的父親打橫幅,掛女兒照片彩布沿街尋找﹐在西安市引起關注。
  • 去年揭發中國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疫情、今年三月發表聲明要求「平反六四」的北京軍醫蔣彥永,自六四天安門事件十五周年前夕就與妻子失蹤至今。他的子女多次要求中國政府調查這起失蹤事件,始終未獲正面回應,他們非常憂心父親將被冠上「顛覆國家」的罪名。亞洲華爾街日報指出,蔣彥永是於六月一日早上失蹤。他原本計畫到美國加州探望女兒,當天按預約時間到美國駐華大使館簽證,夫妻倆上了三零一醫院的職工車前往大使館,但他們沒去大使館,也沒有回家。
  • 6月20日是今年的父親節。父親節的想法最初來自美國華盛頓州博斯坎市(Spokane)的Sonora Dodd。1909年,當她聽到關於母親節的佈道時,想到也應該紀念她的父親William Smart(廉姆.斯馬特)─一名參加南北戰爭的老兵,他在農場獨自撫養了六個子女。1910年博斯坎市長宣布六月為父親節,因為這是威廉姆.斯馬特出生的月份。1966年詹森總統宣布每年六月的第三個周日為法定節日-父親節。從1971年開始,每年都慶祝父親節。
  • 兩個多月前,簡樸一生的父親離開了我們。臨終前,他用最後那一絲力氣努力將眼睛睜開,睜得大大的,仿佛要抓住這最後的時刻好好地看看周圍的親人。環顧四周后,兩行眼淚從他的眼角慢慢地淌下來,落在枕巾上,落入我刀割般疼痛的心裏。這淚水,無奈何的淚水啊,包含者多少對親人的不舍,對丗閒的留戀,對生命的渴求,對戰勝不了病魔的遺憾。這淚水,挂在父親的臉上,卻深深地滲入我們周圍每一個人的心裏。生平,第一次嘗到失去親人的那種無法形容的哀痛。
  • 「要感謝的人太多了,我的付出反而微不足道。」捐肝救父的周姿伶小聲害羞的說,旁人覺得應該大聲讚揚、鼓掌叫好的犧牲奉獻,對她而言都比不上健康的父親。
  • 大紀元6月16日訊】(法新社華盛頓十六日電)美國總統布什的一對千金,將投入她們父親的競選連任選戰,世人未來幾個月將會更常看到金髮的珍娜和深褐髮的芭芭拉。自從布什二○○○年第一次贏得總統大選,這對二十二歲的雙胞胎即大致隔絕在媒體之外,唯一受到媒體報導的,可能是她們在二○○一年未成年飲酒的違法事件。
  • 父親節將至。能在這一天和兒女們團聚﹐享受父慈子孝的天倫之樂﹐相信是許多父親們的期待。不過南加州「華裔美軍互援會」會長尤瑢川暫時還無法實現這一「侈望」﹐因為他的兒子尤承硯 (Andrew Yu)現在正駐紮在風沙瀰漫的伊拉克前線﹐只能通過電話和電郵向爸爸問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