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婚姻状况調查
【大紀元6月19日訊】1979年,中國開始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第一批610萬孩子領取了獨生子女證。現在,他們已經長大成人,步入婚育 階段,成為一個龐大的社會群體,根據統計,大部份獨生子女生長在經濟、文化發達地區,那麼,和他們的父輩相比,這些孩子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曾經 被戲謔為「小皇帝」的獨苗苗們對婚戀、家庭的心態又如何?圍繞著他們的一系列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據千龍網6月18日報導,作為全國獨生子女比例最高的城市,上海市社會科學院率先推出一份《關於進入婚育期的中國城市第一代獨生子女的最新調查》,與此同時,天津和北京的一些相關機構也專門針對獨生子女的婚育問題進行了調查。
婚前性行為贊同者過半
對於20多歲的獨生子女來說,「性」不再是一個令人尷尬的話題,他們對婚前性行為的寬容度也大大超過了非獨生子女的同齡人。
而根據上海此次的調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的態度存在明顯差異:不反對婚前性行為的獨生子女占58.6%(持贊成態度13%),非獨 生子女占50.9%(持贊成態度11%)。除此之外,獨生子女的戀愛時間比非獨生子女早,調查顯示,初戀在20歲以前的獨生子女占33.6%,非獨生子女 占28.0%。
追求自我的「晚婚族」
第一代獨生子女成長於中國和平建設和經濟健康發展時期,社會環境穩定、生活條件比較優越,這些外部環境因素給他們的思想帶來新的碰撞。
事實上,媒體和社會在第一代獨生子女成長的過程中,長期以來存在一定憂慮,不斷注意到他們中的一部份表現得「過於自我、追求享受、害怕 吃苦」,由此給他們戴上「小皇帝」的帽子,也因此認為他們是「貪圖享樂、性格乖張、意志薄弱的一代」。據統計,在中國城市的大學中,80%的學生是獨生子女。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晚婚正在成為中國第一代獨生子女中的潮流。過去,24歲結婚生子是天經地義的事,也是傳宗接代的責任,逾此年齡的未婚者會被認為是「異類」。而現在,「異類」的帽子被送給了過早結婚的人。
專家分析,中國新一代年輕人更願意將婚姻看成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經濟實力、感情需要等選擇自己的婚期與伴侶,婚姻的內容與形式也發生了巨變。
據國家計生委統計,到2003年,中國已有8000多萬孩子領取了獨生子女證。
成人之後仍未「斷奶」
雖然否定了對他們缺乏獨立性的看法,但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大部份獨生子女在生活中仍然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未斷奶」的現象。
根據此次調查,在由誰出資舉辦婚慶的問題上,選擇「完全靠父母」的獨生子女占18.10%,非獨生子女占10.10%;「完全靠自己」 的獨生子女占23.30%,非獨生子女占33.20%,比前者高出10個百分點,由此可見,獨生子女在婚禮操辦上對長輩的經濟依賴明顯高於非獨生子女。
根據天津市一次調查顯示,一對新婚夫婦用於結婚的平均費用為19.11萬元,是1978年的近50倍。這些費用主要用於住房、家用 電器、傢俱和婚宴等,其中購買和裝修住房居首位,平均費用為11.09萬元,購買家用電器的平均費用為2.01萬元,婚宴支出的平均費用為0.93萬元。
不得不面對的「隔代教育」
獨生子女結婚育兒成父母後,孩子誰帶?根據調查,近一半(45.7%)的獨生父母把孩子交給祖輩照料,非獨生父母中這一比例僅為28.1%。有了孩子後選擇三代同堂的獨生父母有50.5%,非獨生父母為42.5%。
而最近一次相關部門在全國範圍內做的調查也顯示,在北京,有70%左右的孩子接受著「隔代教育」,全國有近五成孩子接受著「隔代教育」。
對於隔代教育的問題,社科院教授楊雄分析說,祖輩對孫輩的教養,生理保育多於培養教育,而父母對子女則不僅注重撫養,還注重價值觀、態度和社會規範的傳遞與教導。他認為父母直接撫養培育出的孩子比起隔代撫養培育出的孩子,前者成就動機更強、自尊發展水平更高。
雖然隔代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但獨生子女錶示這只是無奈之舉。
獨生子女的集體婚姻誤區
關於獨生子女的婚姻,另外一個不樂觀的看法是:由於個性和社會方面的因素,他們的婚姻正遭受著很大的困擾。北京市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何立嬰通過調查發現,年輕人尤其是獨生子女的婚姻有「草結草離」的趨勢,一些年輕人婚齡只有一年,最短的婚姻只維持了一個小時。而根據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 會日前公佈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有32%的獨生子女婚後經常爭吵,處理家庭關係的能力較差。
何立嬰指出,目前獨生子女的婚姻誤區主要存在著三個方面,第一是把激情當成愛情,第二種是認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第三種是稍有衝突便要離婚 。
與此同時,年輕女孩追逐成功男士也正在成為一種潮流。對於這種現象,何立嬰認為,部份獨生子女由於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把他們對父母和金錢的依賴帶入婚姻中。
同時,她還指出,年輕人尤其是一些獨生子女單身時「獨」慣了,婚後處理問題和化解矛盾的能力都不強。因此,一些年輕夫妻只要一有衝突, 哪怕僅僅是「鍋沿碰碗杓」的小事,也會上升到「離婚」的程度。何立嬰的建議是,新婚夫婦發生衝突,要學會面對和溝通,要建立一個好的解決衝突的行為模式。
「雙獨婚姻」也並非一無是處
「雙獨婚姻」指的是雙方都是獨生子女的婚姻,儘管一些專家對此表示擔憂,但還是有人保持了樂觀的態度。社科院婚姻問題專家汪潔認為,獨生子女婚姻並非一無是處。
她的理由之一是,獨生子女婚姻具有比較強的互補性,這種互補性包括了小夫妻的互補和獨生子女雙方父母的互補。她對記者解釋,獨生子女小 夫妻各自從小到大無兄弟姐妹,往往會有一種孤獨感,正是由於婚姻的締結,使他們的心理得到了補償。另外,他們的父母由於響應號召,終身只生一個孩子,但其 中的大多數人內心還是希望兒女雙全,那麼子女的婚姻恰好可以間接地實現獨生子女父母的願望,給獨生子女婚姻又增加了聚合力。
另外,她認為,相較於非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婚姻的財力比較雄厚,經濟水平較高,也相對穩定,這實際上也保證了獨生子女家庭生活方式和生活需要上的穩定。
她指出,由於獨生子女家庭從子女出生到他(她)結婚為止,其家庭人口始終是個恆量,三口之家的家庭總收入及分配給每個人的份額,保持在相對穩定的基數水平上,家庭經濟水平的發展變化具有相對穩定性。而非獨生子女家庭的經濟水平發展變化起伏較大,其程度視子女多寡而定。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