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起源及習俗
【大紀元6月18日訊】農曆五月初五爲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它和中國新年、中秋並列爲最重要的三個節慶。端午節時值夏季,正是疾病開始流行的季節,因此端午節的由來,可追溯爲驅邪避惡,以求身心的平安,後來加入愛國詩人屈原的傳說,人們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端午節時劃龍舟、吃粽子,以紀念屈原的愛國情操,又因屈原是名詩人,所以端午節又稱詩人節。
屈原是戰國時代除國的三閭大夫,忠心愛國,多次上書楚王。提倡要團結其他國家,來抗衡野心很大的秦國。但是偏偏楚王聽信了小人的壞話,不肯聽從屈原的勸告,結果被騙到秦國,關了起來,最後死在秦國。繼位的楚襄王也受到小人的挑撥離間,不但沒有聽從屈原的明智勸告,還把他從楚國給放逐了。
心懷大志,一直都爲國家大事擔憂的屈原,因爲眼看著國家有急難卻無法拯救,無法實現他的理想,整天都非常憂愁,常常獨自在江邊徘徊歎息。有一天,一位在江邊釣魚的漁夫問他爲什麽如此失意落魄,屈原歎著氣說,舉世皆醉我獨醒,舉世皆濁我獨清。心中的感歎和無奈在這兩句話中都說得很明白了。
不久這位懷才不遇的詩人,感懷局勢動蕩,悲憤至極,深感絕望,竟抱著青砂石,投汨羅江自盡了。這一天傳說是五月初五。楚國的人民知道這個消息後,都不約而同的趕到江邊來,向找尋他們所敬愛的屈原,可是一直都找不到屈原的身體,爲了不讓水中的魚蝦把屈原的身體吃掉,他們就在江上劃著龍舟,敲鑼打鼓,希望能將魚蝦趕跑,還用粽葉包米飯,做成粽子,投到江裏給魚蝦吃,希望屈原的身體不要受到傷害。有一老醫師則拿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了蛟龍,使它不能傷害屈大夫。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一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一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使那些毒蛇害都不敢來傷害這些小孩子,從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們都要劃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最令人期盼的活動便是劃龍舟,世界上許多華人都會在當地的主要河川在當天都會舉行盛大的龍舟競賽,選手們隨著隆隆的鼓聲,奮力向前劃,在精彩激烈的賽程中,這傳統的習俗得以不斷的延續。劃龍舟的由來原是一祭水神的儀式,爲了消災祈福,後來附會爲鄉民撐船尋找屈原的身軀,時至今日,龍舟競賽已成爲端午節最受歡迎的民俗活動。在古代許多傳統活動漸漸式微之際,劃龍舟不但愈來愈受重視,更成爲鍛煉體力及團隊精神的運動,而觀賞龍舟競賽,也成了全家大小調劑身心的最佳休閒活動。
端午節最爲人熟知的食品就是粽子,這個原本富有紀念意義的食品,在中國人的巧手製作下,已成爲具各種變化,且隨時都能嘗到的美食了。成人飲雄黃酒,雄黃是一種礦物質,將它調合在米酒中,便成了雄黃酒。據說雄黃酒可消除疫病,但不可多喝,至於兒童無法喝酒,則可用手沾酒在額頭上寫一“王”字,一樣有驅毒的功能。
然而,許多盛行於世的端午習俗,歷史卻比屈原的傳說還要悠久。有學者據此推測,端午節或許另有起源。其中一種說法是:端午時值農曆五月,正是仲夏厲疫流行的季節,俗稱「惡月」。爲了驅除疾厄,端午節時可見住家門口都挂菖蒲和艾草,艾,即艾蒿,多年生草本植物。菖蒲,多年水生草本植物。兩者皆可入中藥。艾葉可制灸,是傳統中醫針灸療法中必不可缺的用品。燃點艾條可灸治多種病症。艾與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因而可充作殺蟲防治病蟲害的農藥了。在端午節,家家都以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稱爲艾人。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爲虎形或剪綵爲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端午節還爲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舊時縫製香包是一項極爲重要的女紅,但現今民衆多向商販購買。市售香包種類繁多,除了動物、花、鳥、還有流行的卡通造型,令人愛不釋手,每逢端午,各地都可見民衆在販賣香包的攤子上選購各式香包。
端午節可說是現存的重要節慶中,歷史最悠久的。由現代的眼光看來,祖先對端午節的看法確有其獨到之處:在這初夏蟲疫滋生之際,以端午節提醒大家做好保健的工作。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八百多年前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遊的一首詩:
乙卯重五詩
陸遊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這首五律具體描寫了南宋在端午節這天的生活習慣。作者吃了兩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枝。依舊俗,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爲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到了晚上,他身心愉快的喝起酒來。從中可以反映出,江南端午風俗,既有紀念屈原的意思,又有衛生保健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