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內壓監測器:提前四到六小時發現腦部變化
【大紀元6月17日報導】(據中廣新聞黃玉芳報導) 腦部外傷病患一旦顱內壓力變化,很可能產生腦部二度傷害。臺大醫院近年來以如針頭大小的[顱內壓監測器],用在頭部外傷,或是出血性腦中風的病患,隨時偵測腦壓,可以提前四到六小時發現變化,即早治療,降低腦部傷害及死亡率。
顱內壓監測器是在頭部開一個小傷口,把像針頭大小的監測器,放到顱內,就會呈現腦壓的平均數字,正常值大約在十到十五毫米汞柱間,如果上升到二十可能需要藥物治療,萬一到四十就要開刀。
臺大醫院創傷部主治醫師黃勝堅表示,過去都要靠著觀察病患嗜睡,瞳孔是否變大,以及昏迷指數等變化判斷,現在就可以隨時監控,避免腦水腫等情況發生了才補救。
醫師表示,這種監測侵襲性低,用完就丟,不能重複使用,已經有一百二十個頭部外傷,以及五十個出血性腦中風病患使用,像是頭部外傷,約降低患者一半的死亡率。目前健保不給付,要自費兩三萬元,也建議昏迷指數達到八,而且電腦斷層顯示不正常的病患可以使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