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降溫人民幣升值壓力將再起
【大紀元6月10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玫蘭台北十日電)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今天表示,中國經濟降溫政策若成功,將使得不必要或低效率的投資減少,可能使進口減少而出超擴大,並在未來再次引起人民幣升值壓力。
中華金融業務研究發展協會今天晚間舉辦第一百七十四次金融聯誼會,會中邀請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以「大陸經濟宏觀調控及台灣未來之發展方向」為題發表演說。
陳博志指出,中國大陸固定資本形成國民生產毛額佔GDP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四十七,已遠超過生產成長的必要,因此很可能造成未來設備閒置或報酬偏低的情況。目前投資偏高除了可能使中國景氣過熱,更可能使未來一兩年之內的投資大幅下降,景氣中挫而形成硬著陸,甚至使經濟成長的衝力消失。
陳博志指出,中國大陸大量投資所帶來的繁榮及出口成長,使人民幣受到更大的升值壓力,宏觀調控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景氣下降的可能性,短期內可紓解升值壓力。但是,降溫政策若成功,將使得不必要或低效率的投資減少,則可能使進口減少而出超擴大,並在未來引起再次的升值壓力。
陳博志分析,中國投資過多的主因之一是市場競爭帶來的調整過程。中國工資比已開發國家低很多,不少廠商到中國生產以降低成本。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將更開放,相關產業更齊備,而當地人民也學到更多台商、外商的技術,因此有更多人要加入生產來獲利。
不過,陳博志強調,產品的市場是有限的,中國大量增產的結果,已使生產過剩而許多產品價格大跌,甚至造成全球的通貨緊縮,理應避免再大幅擴大投資。不過即使生產過剩,很多人仍自認為成本很低,可搶到市場並有利可圖,所以市場力量原則上會使投資及生產太多,產品售價大跌,設備利用率偏低,從而到達無利可圖的程度。陳博志還說,對未來中國經濟成長率的樂觀預期也使投資偏高,近年中國的投資已超過經濟成長所需,近年的經濟成長又多為投資快速成長所造成,是一種泡沫式的成長,極易反轉為投資下降、成長率進一步下降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