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常患頸椎病 治療之外 勿忘運動
【大紀元6月1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一名三十多歲竹科電腦工程師長期頸部痠痛,前往衛生署新竹醫院中醫科求診,發現因為長期低頭聳肩工作,出現「頸型」頸椎病,合併頸椎退化,手臂出現麻重感。
經使用黃耆五物湯治療,配合活血藥改善頸部及腦部血循、針灸取穴,隨即解決其長期的痠痛問題。
衛生署新竹醫院中醫科醫師黃雪雅表示,近來許多竹科人抱怨頸部疼痛,尤其是長期使用電腦或是經常熬夜者,發病比例居高不下。
頸部痠痛可說是現代人的通病,但是許多人並不清楚頸肩酸痛的確實原因,其實頸部痠痛的症狀可總稱為「頸椎綜合症」,又稱為「頸椎病」。好發年齡為四十到六十歲,多見於長期低頭工作或有頸部外傷史的患者。
其中頸型頸椎病又稱為「韌帶關節囊型」,急性發作時常被俗稱「落枕」,多因睡眠時頭頸部位置不當、受寒或頸部驟然扭轉造成。
通常會出現頸部疼痛、抬頭困難、頸部活動受限、活動時疼痛加劇、疼痛時表現持續性疼痛、疼痛部位較深,少數病人會出現反射性肩、臂、手部疼痛,以及脹麻等症狀。
頸椎綜合症中最常見的則是神經根型,其病因主要為頸椎椎間盤突出、頸椎骨質增生、脊椎關節退化性病變,刺激或壓迫神經根所引起,尤以中下段頸椎為常見。
佔頸椎綜合症四分之一的椎動脈型,主要常見的症狀是頭痛、暈眩和視覺障礙。又稱「頸性偏頭痛」、「頸性眩暈症」或「椎動脈壓迫症候群」。
頸椎病的治療除了中藥及針灸外,運動保健是不可或缺的,黃雪雅提供下列保健法,其一是「米字型運動」,亦即每低頭工作廿分鐘,將頸部適當地向前後左右、左前左後右前右後八個方向運動,各停留五秒再回到中央位置。
此外,熱敷局部可放鬆頸椎附近肌肉,減輕因肌肉牽拉引起的頸椎病。
再者低枕而臥,選擇適當高度的枕頭也可改善頸椎病的症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