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9日訊】這次我們前往香港,拜訪了香港支聯會司徒華老先生。許多朋友都親切地稱他老人家”華叔”。
在香港教協的大樓裡,華叔接待了我們。他還是那樣謙遜、慈祥,只是比97年訪問德國的時候顯得老態龍鐘了。
他老人家始終保持著一種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平易和真誠,給人踏實、務實和求實的印象。他反覆強調了一個重要想法,香港支聯會感謝海內外所有民運朋友的支持和關切,也從內心關注海內外民運的發展和前途;但是香港支聯會總是踏踏實實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每個地方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就是對其他朋友最大的支持。他們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主客互相交換了信息,然後參觀了如同一個小社會一般的教協大樓中的服務機構和商業設施。在離別的時候,我們發現訪客可以自取的信息文件中有一份”六四教學經驗交流會”的通知。內容不複雜,茲抄錄如下:
八九民運已踏入第十五年。在這十五年間,我們參與了一次又一次的遊行集會,這種經驗對我們有什麼啟示?是記憶,燭光,吶喊、淚水、自由花……?六四顯然不是一個節日,他的意義遠超過這些。十五年後的今天,讓我們好好再一次反思八九民運的意義,以及對我們的影響。一九八九年民主運動的起始是對國家的期盼、對公義的堅持。要把這種理性及積極進取的精神發揚延續下去,實有賴老師在校內開展和引導。這十五年間,不少老師默默地在校園南內傳揚民主的信息,更有老師設計各類教材,舉辦周會,甚至撰寫劇本,將八九民運的精神薪火相傳。這是相當值得我們敬重的。然而,面對沒有見證過六四的新一代,老師在民運的教學上倍感吃力。故此,香港基督徒學會、支聯會、天安門母親運動及六四新一代等團體將舉辦六四教學經驗交流會,與老師共同探索六四教學的新方向。與此同時,我們亦期盼為老師建立資源共享及經驗交流平台。誠邀各位老師參加,詳情如下:(崇真書院、聖西門呂明才中學、李城璧中學和各位嘉賓老師的姓名、時間、地點從略)
從整個通知文件來看,香港有多所中學在進行六四的教學;而且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還在進一步探討。對比海外的華僑社會,中文學校往往在使館的政治壓力下,或者刻意迴避六四,或者莫不關心民主,華僑青少年不瞭解六四的現象更加嚴重。跟香港正直的老師們孜孜不倦地編教材、辦周會、寫劇本比起來,簡直不能同日而語。六四,作為一段具有現實意義的歷史,跟五四運動、西安事變一樣,完全應該作為教學內容編入教材。可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害怕歷史事實,害怕歷史責任,所以刻意在報刊、書籍,尤其是教材中迴避歷史,就像罪犯怕見苦主一樣,不願意讓人民瞭解真相,廓清史實。惟其如此,海外有良心、良知的知識分子,中文學校教師,更加應該把歷史真相告訴留學生、告訴華僑和他們的子女。人民當時提出了什麼要求,當局用機槍和坦克回答了人民的和平情願,留下血債的罪魁鄧小平、李鵬等中國黨政領導人是逃不脫歷史的正義審判的。
過去聽說過一些對香港的評價,文化沙漠,政治冷漠,工商重利輕別離。可是宏大規模的2003年七月一日五十萬人遊行抗議二十三條,默默耕耘的這一份六四教學經驗交流會,讓我感覺到香港並不僅僅是一片文化沙漠,港人並非都是政治冷漠的工商動物。從某種程度上看,港人的自由民主意識比國內大城市市民高得多,未必是會說什麼高深理論,倒是他們十分明白,失去自由民主將會喪失他們的生存基礎。再看海外華僑社會,同樣享有言論自由和新聞自由,卻有多如牛毛的跟屁蟲華僑社團和馬屁精華僑報紙惟中國使館馬首是瞻。跟五十萬七一示威者和立法會上公開宣講民主的的獨立思考和民主理念相比,不禁有燕雀與鴻鵠之歎。進一步從近處看到了六四教學經驗交流會,這是一部分為民主理念和自由意志耕雲播雨的諤諤之士,他們不如華叔、李柱銘、劉慧卿那樣奔走呼號,震懾北京,但正是有了這些值得敬重的耕耘者十數年如一日的耕耘,才會有年年六四維多利亞公園的燭光晚會,才會有2003年七一的大遊行。
(網路文摘)(//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