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節日被遺忘 端午節可能變成別國遺產
【大紀元5月8日訊】始於春秋戰國時期的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即將到來,有一則報導卻讓國人傻眼了:該報道稱亞洲某國目前已將「端午節」列入國家遺產名錄,並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
據>5月6日報道說,近日東北一位大學教授給文化部發來一份急件,說
據可靠消息:亞洲某國準備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端午節」為本國的文化遺產,
目前已將其列入國家遺產名錄,很快將向聯合國申報「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
代表作」。
中國的傳統節日五彩繽紛,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人類獨特的文化記憶,對祖先創
造的歷史文化遺存,本應懷有敬畏之心。可是如今,中國的許多年輕人熱衷於過洋
節,比如情人節和聖誕節,尤其是情人節,然而,中國自己一些具有豐富文化內涵
的傳統節日卻受到了冷落。
這些傳統節日為什麼會被人們遺忘?這與媒體的偏面引導分不開地,這幾年,洋節
宣傳的太多,傳統節日講的太少……在分析傳統節日為什麼備受冷落的原因時,許
多人都認為媒體在這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同時,也有人認為,年輕人之所以對本民族的文化不感興趣,最應該反思的不是年
輕人而是他們的長輩:既然大家都認為自己的文化燦爛輝煌,為什麼你們沒能讓自
己的下一代對這麼燦爛輝煌的東西感興趣?「端午的龍舟和粽子,中秋的月餅和賞
月,這些是我最美好的童年回憶之一。我以後也會讓我的孩子享受到這樣的樂趣(當
然龍舟可能靠我個人比較難)。」正如一位網友所言,其實,年輕人對傳統節日的興
趣需要上輩人的培養。文化本來就是這樣傳承的,上一代傳給下一代。
端午節由來與傳說
端午節是古老的傳統節日,始於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端
午節的由來與傳說很多,主要有四種,其中以源於紀念屈原的傳說流傳最廣。
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
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
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
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因而,端午節也稱詩人節)。公
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
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5月5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
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劃起船
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團、雞蛋等食物,「撲
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
見後紛紛倣傚。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壇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
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為怕飯團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
展成棕子。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
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其他另外三種傳說是:源於紀念伍子胥、源於紀念孝女
曹娥、源於古越民族圖騰祭。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簡稱非物質文化遺產)又稱無形遺產,是相對於有形遺產,
即可傳承的物質遺產而言的概念。它包括各種類型的民間傳統和民間知識、各種語
言、口頭文學、風俗習慣、民族民間音樂、舞蹈、禮儀、手工藝、傳統醫學、建築
及其他文化藝術。
中國昆曲中國古琴藝術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包括什麼:民間創作(或傳統的民間文化)是指來自某一個文化社區的全部創作,形式包括語言、文學、音樂、舞蹈、遊戲、神話、禮儀、習
慣、手工業、建築術及其他藝術。此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了「人類口述與非
物質遺產代表作條例」,旨在獎勵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的優秀代表作品。代表作的范
疇包括四大部分:一是詩歌、史話、神話、傳說等口頭表述;二是音樂、戲劇、木
偶、歌舞等表演藝術;三是社會風俗、利益、節慶;四是有關自然界的知識和實踐。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