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西雅樂

名曲賞析:《十面埋伏》(下)

自《華秋蘋琵琶譜》問世以來,其後各個琵琶譜集都載有《十面》樂譜。各個版本在分段與分段標目都有所不同:《華氏譜》稱《十面》,由直隸王君錫傳譜,共十三段;《李氏譜》名《淮陰平楚》,隋秦漢子,金山周瑞清厚卿校,共十八段;《養正軒譜》稱《十面》,一名《淮陰平楚》,共十八段;《瀛州古調》名《十面埋伏》,共十段。

  

琵琶曲《十面埋伏》採用了中國傳統的大型套曲結構的形式。根據直隸王君錫傳譜的《華氏譜》,全曲可分為三大部份,共十三個小段落,每段冠以概括性很強的標題。這些標題是:一、列營;二、吹打;三、點將;四、排陣;五、走隊;六、埋伏;七、雞鳴山小戰;八、九里山大戰;九、項王敗陣;十、烏江自刎;十一、眾軍奏凱;十二、諸將爭功;十三、得勝回營。

  

第一部份描述漢軍大戰前的準備,著重表現威武雄壯的漢軍陣容,共包括前五個小段。樂曲的開端描述了戰爭的準備階段(從列營到走隊),琵琶在高音區奏出了強烈的轟鳴聲,並且由慢及快,表現了一種威武逼人,催人上陣的氣勢。那模擬戰鼓聲、軍號聲、馬蹄聲等古戰場的音響,然後進行排陣、點將等等,都是古戰爭中必有的內容,生動地表現了漢軍戰必勝、攻必克的高昂鬥志。

  

真正精彩激烈的在第二部份,即第六、七、八三個小段落(從埋伏到九里山大戰)。這一部份是全曲的中心部份,它形象地描繪了楚漢兩軍殊死決戰的激烈情景。埋伏表現了伏兵四起,楚軍被重重包圍的情景,然後是在雞鳴山進行一段小規模作戰,到九里山大戰則是全曲的高潮,運用琵琶高超複雜的絞弦技巧真實地再現了戰爭的慘烈:人仰馬嘶聲、兵刃相擊聲、馬啼聲、吶喊聲等等,令人驚心動魄。而中間一段琵琶長輪模擬的簫聲,隱約透出四面楚歌,暗示項羽兵敗的結果。

  

第三部份是戰爭結束,它著重情緒的描寫,包括最後五個小段落(項羽敗陣到最後):項羽自刎,劉邦得勝回朝,音樂結束。前兩段寫項羽失敗後在烏江邊自殺,低沉的音樂氣氛與前面的高潮形成鮮明的對照。其中「烏江自刎」這段旋律淒切悲壯,塑造了項羽慷慨悲歌的藝術形象。後三小段描述漢軍以勝利者的姿態出現的種種情景,表現了漢軍將士們高歌勇進的形象和勝利歡樂的心情。

  

《十面埋伏》可以說是把古代琵琶表演藝術發揮至淋漓盡至的地步,創造了以單個樂器獨奏的形式表現波瀾壯闊的史詩場面。直到今天,《十面埋伏》依然是琵琶演奏藝術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傳統名作。@(//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