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日月受到了特別的重視。《春秋緯﹒潛潭巴》曰:「日者,天子之象。」而古代讖緯中太陽常用來比喻人君,因而,太陽的變異,如出現日蝕、日輝、日暈等現象,通常被認為與君主以及與其相關的近臣、後黨有關。由於日與人君相對應,而人君是政治的最高決定者,所以讖緯認為,凡政治黑暗都會引發日蝕等現象。這些現象是由君主失道,政治衰敗,社會動亂,民不聊生等引起的。所以世道越亂,日蝕就越多。
史書上記載了一些發生的日蝕並闡述了原因,現舉例說明如下。
《漢書﹒五行志七之下》記載:「魯隱公三年,『而月已巳,日有食之。』《谷樑傳》曰『言曰不言朔,食朔。』《公羊傳》曰『食二日。』」對於這一次日蝕,董仲舒認為是衛國、魯國和宋國發生弒君的先兆。後來果然如此。
《後漢書﹒五行志六》記載:「(漢光武帝)二十九年二月丁巳朔,日有食之,在東壁五度。」據說,漢光武帝在開國後,將皇子一一分封為王。這些諸侯王到各自的封地後,都召集了不少文士,一起做文章,清談議論時事。在光武帝二十八年,有人上書,稱諸王召集的文士真偽不分,會給諸王出壞主意,影響到皇室的安全。於是,漢光武帝並下令抓捕各地文士,並嚴刑拷打,造成許多冤假錯案。所以次年出現的這次日蝕就出現在東壁五度,東壁星就是與文章相對應的,以此向漢光武帝發出警告。漢光武帝還算是個明君,很快糾正了自己的錯誤。
《像緯》記載了宋仁宗時的一次日蝕:「六年,六月壬子朔未初刻,食四分入雲不見。」對此,司馬光認為是由於當時的社會矛盾激化所致,稱「天戒至深」「禍浸深」。
在當今的中國,特別是近幾年,我們時常會在媒體上發現關於日蝕、日輝、日暈等現象的報導。比如:
自2001年以來,大陸多家媒體報導了中國各地的大江南北在不同時期出現的絢麗的巨大光環,即日暈。
2002年在北京還出現過更為罕見奇觀 — 雙太陽同現。
2004年4月28日上午11時45分,位於南昌市陽明路江西日報報業大廈上空驚現了一個巨大的彩色光環,並環繞太陽持續了近45分鐘。29日中午12時左右上海松江區車墩鎮也出現日暈,太陽周圍出現一彩虹般的光環,持續達一個半小時左右才慢慢散去。
4月28日上午10點多鐘江西貴溪、4月9日上午9時許福建泉州也均出現了日暈。
而今年的5月份則有更奇特的天象展現。5月5日凌晨2時至4時有一次月全食。5月21日傍晚將發生一次「月掩金星」的現象,屆時人們將看到一個金星從「月牙」中慢慢穿過。更為罕見的天象當屬6月8日下午1時13分至7時25分的「金星凌日」,即金星運動到地球與太陽之間,三者成一條直線時,金星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線,人們就會看到一個小黑點慢慢從太陽表面移過。
如果依據古人的說法,這些異象與當今中國的當權者一定有著某種聯繫。上天或許正通過這些異象警示人們。
【正見網】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