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談中國的民族主義
【大紀元3月25日訊】(美國之音記者齊之豐報導)當今中國的民族主義在西方受到密切注視。西方學者對中國新興民族主義的來龍去脈,以及它對中國的外交政策以及對國際政治的影響十分關注。
研究共產主義制度和共產黨政權的西方學者注意到,世界共產黨政權先前普遍強調“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竭力抹殺國家和民族。中國已故的領袖毛澤東一度更是明確表示,民族問題說到底也是一種階級鬥爭,但是,在共產主義受到普遍懷疑,共產黨政權受到普遍質疑的當今時代,民族主義又成為共產黨國家所提倡的意識形態。
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政治學教授彼德.格萊斯剛剛出版了一本新書,對中國當今的民族主義進行了探討。本星期,在華盛頓的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舉辦的一次討論會上,格萊斯表示,僅僅從共產黨宣傳的角度來理解中國的民族主義是不夠的。中國的民族主義,跟其他國家的民族主義一樣,有深刻的歷史文化背景。格萊斯說:“在今天,中國人之為中國人的特色,在中國的民族主義者那裡是通過跟美國或日本的襯托而定義的。我所研究的很多東西,是東方主義的話語,也就是中國人對西方的描述,也就是把西方跟東方對比,從而勾畫出中國人的特色。例如,我們可以看到很多中國人的文章寫道,美國的文化非常物質主義的、對抗性的文化,而中國則相反,是和諧的國度。 ”
*95年出現新民族主義現像*
中國已故的著名學者樑漱溟曾經在1921年出版的《東西文化及其哲學》一書中詳細勾畫了格萊斯教授在這裡所說的東西方文化的對比。樑漱溟的觀點在中國至今依然有很多人贊同。不過,格萊斯教授表示,自從1949年中國共產黨掌權以來,中共一直推行另外一種民族主義敘述方式,這就是中國人奮勇反抗帝國主義的侵略取得勝利。然而,到了1990年代,情況發生了變化。他說:“我的論點是,一種新的民族主義現象大約在10年前出現,大約在1995年出現,並且在1997年成型。這種形式的民族主義是以一種新的受害者敘述方式出現的。按照這種敘述方式,中國人經歷了西方和日本的折磨,從鴉片戰爭開始,但是,特別注重於南京大屠殺。這種受害者敘述方式出現在1995年,當時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50周年,中國一下子出現了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苦難的集中關注,而中國的許多學者承認這個話題在先前的40年裡一直受到忽視。 ”格萊斯教授說,在很大程度上,這個話題在中國,無論是中華民國,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度受到長期壓制,如日本軍隊強姦中國婦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