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西溪遺址顯示太湖流域先民生存狀況
【大紀元2月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八日電)南京博物院已完成了對宜興西溪遺址的第二次發掘,在太湖流域發現了大面積多層次的杆欄式房屋建築遺存,同時對地質學界和歷史地理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胥溪河形成年代,提供了考古學背景解釋。
新華社今天報導,從去年五月至今,宜興西溪遺址經過兩次考古發掘,結果顯示,西溪遺址主要遺存年代跨度為距今七百至六千年左右。
考古人員在西溪遺址發掘出釜、豆、砵、甑、器蓋、器座等大量陶器,穿孔石斧、石錛、石鑿等石器,和各類玉器、骨器和動物標本等。出土文物中的母背子羊陶塑、形象逼真的魚形刻劃圖案,顯示西溪先民不但有豐富多彩的物質生活,還有藝術追求。
此外,考古現場發現了多層次大面積分佈的密集柱洞。專家分析,這與高出地面的立柱架樑鋪板建屋的杆欄式建築關係密切。這種建築形式類似於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竹樓,顯示當時太湖地區氣候非常潮濕。
報導說,經篩選發現的種類繁多的鹿、豬、龜、黿、魚類動物遺存及紅燒土塊中夾帶的水稻穀殼印痕,對研究當時的生存環境、食物結構、生計方式都有重要的意義。特別是炭化稻米的發現對世界範圍內普遍關注的農業起源、稻作農業的開展以及太湖地區史前農業規模、耕作方式等課題研究,都提供了材料。
考古人員同時在西溪遺址發現了大面積深厚的蜆蚌螺螄類遺存,在兩萬多平方公尺的範圍內,平均堆積厚度達零點五公尺,最厚處超過一點四公尺。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指出,這是古人在大量食用這類動物的同時,將其外殼砸碎後摻入陶土中燒製陶器,還將它們堆墊在生活區,不斷抬高居住區的居住高度。有的甚至直接在上面建造紅燒土地面建築或舖墊在房址的周圍,以達到防水防潮防濕的目的,這在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中非常罕見。
至於地質學界和歷史地理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胥溪河(長江自蕪湖開始往東經由高淳、溧陽、宜興的入湖入海通道)的形成年代,在這次考古後,也有新解釋。專家認為,遠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長江還存在另一條自西往東的入海通道,太湖西部地區的先民,已利用這條水路要道,與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的居民發生了廣泛而密切的接觸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