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藝術生活

唐宋元陶瓷碗類

平底碗

平底碗又稱實足碗,碗式之一,東漢至唐均可見到。其平底是在製坯過程中對碗足部採用平切工藝製成。東漢時平底碗的平底微向內凹,碗形有半球形和口沿內斂兩種,腹上部鼓,下部內收。三國時期的平底碗內有疊燒支釘痕。西晉碗口較大,腹淺,小平底。東晉碗底出現足台,平底寬大。南朝時足台明顯,此式一直沿用到唐。

  

玉璧底碗

碗式之一,流行於唐代中,晚期。碗足部為璧形,中心內凹,足圈較寬。足中心內凹處有不施釉和施釉之分。燒造玉璧底碗的瓷窯有邢窯、定窯、鞏縣窯、越窯、長沙窯、渾源窯、柏井村窯等。

  

四出碗

碗式之一,唐代比較流行。四出是指碗口部有四處下凹而形成四瓣花邊狀。通常下凹處的腹內壁都有凸起的豎向線紋,好似花葉的莖脈。

  

笠式碗

碗式之一,又稱斗笠式、涼帽式、草帽式碗,五代、宋以來流行的一種器形。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似倒置尖頂斗笠,清康熙時期為寬口沿外撇,圓腹,圈足較大。

  

葵口碗

碗式之一,北宋以來較為常見,因碗口沿為四、六、八瓣葵花式而得名。宋代葵口一般作六瓣,如宋官窯燒制的粉青釉碗,敞口,腹部略有弧度,小圈足。明永樂甜白釉印花碗,口作六瓣式,敞口,小足。清乾隆仿官葵花碗作八瓣形。

  

臥足碗

碗式之一。金代開始流行。1980年北京豐台金墓出土有耀州窯刻花臥足碗,形式為唇沿直口,平底中心內凹,底足無釉。

折腹碗

俗稱折腰碗,元代流行的碗式。器形為敞口,腹內削,腹底向內平折,小足。景德鎮元樞府釉器較為常見。除此之外亦有青白釉、青花等品種。

(資料來源: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