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二十九日電)台灣一名躁鬱症患者昨晚弒母再自己割喉,警方了解患者疑似受選情刺激,且躁鬱症發作才犯案。由於躁鬱症患者會有週期性的病情變化,值此時節,最好少看選情新聞,轉移注意力,以利控制病情。
台北萬芳醫院精神科主任沈武典表示,躁鬱症是雙極性精神疾患,顧名思義,就是情緒變化呈兩極化,每個人一生中可能罹患的機率為百分零點四到百分之一點六,男性與女性機會相同,平均發病年齡約三十歲。
沈武典說,社會新聞常負面凸顯患者狂暴殺人、瘋狂購物的舉止,卻很少注意到患者的自殺行為,根據國外研究資料顯示,躁鬱症患者的自殺率高達百分之十五,在躁期過後的鬱期患者,最容易自殺。
外界常以「桃花癲」的歧視性言詞形容躁鬱症患者,這是因為躁鬱症的病程包含躁期、憂鬱期和緩舒正常期等三個階段週期性變化,患者一般都先發生躁症,持續三到六個月,接著躁期後,接著是憂鬱症狀,持續六至九個月,症狀嚴重者,甚至無法工作而導致失業。
患者在躁期時可能會有興奮、亂花錢、話多、衝動、精力過剩、少睡等現象,表現得熱情奔放,充滿自信、無拘無束;但是在躁期後的憂鬱,卻會讓患者十分沮喪、絕望,包括有情緒低落、生活無趣、焦慮、噪動不安、自責,甚至有嚴重的自殺傾向。
日前正值季節變化,選戰趨於白熱化,沈武典指出,病情不穩定的躁鬱症病友最好關掉電視,吃藥預防症狀加劇,出門踏青賞花,轉移注意力,以免外界過度刺激,病情更難控制。
關於躁鬱症的藥物治療,沈武典指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迄今共核准鋰鹽、valproate及olanzapine 等三種藥。其中,鋰鹽療效好,但是產生療效所要的劑量很接近中毒劑量,而且病人常無法忍受口乾、多尿、記憶力有問題、手抖、腹瀉等副作用而放棄治療:olanzapine則第一個可治療兼預防狂躁症、混合性狂躁與憂鬱症狀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