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作者趙本夫透露 《天下無賊》是個肥皂泡
【大紀元2月16日訊】
趙本夫簡介
1947年生于江蘇省丰縣,1981年在《鐘山》雜志發表處女作《賣驢》,獲全國优秀短篇小說獎,同年在《雨花》雜志發表小說《“狐仙”擇偶記》, 1985年調入南京任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絕唱》、《走出藍水河》,長篇小說《刀客与女人》等。現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職副主席,《鐘山》雜志社主編,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
據中華网2月16日報道﹐為人低調的江蘇省作協專職副主席趙本夫最近走進了媒體的視野:他的短篇小說《天下無賊》被馮小剛改編成電影,很快就要開机。
根据趙本夫的長篇小說《刀客与女人》改編的電視劇《走出藍水河》去年11月在湖北首播,不久將在北京乃至全國播出。對于《天下無賊》過于理想化的劇情,趙本夫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天下無賊》近乎一個美好的童話,是個肥皂泡。
■葛优向馮小剛推荐《天下無賊》
馮小剛拿到《天下無賊》電影劇本版權可謂曲折。趙本夫透露,《天下無賊》最早是葛优媽媽向葛优推荐,然后葛优推荐給馮小剛的,電影版權方面最早是北京電影制片厂聯系的,已經達成意向了,但那時馮小剛手中有別的劇本,于是這個事情就擱下了。
馮小剛最后是從峨嵋電影制片厂重新拿到《天下無賊》劇本的。趙本夫說,与北影厂簽訂版權的事暫緩之后,該厂一位領導調任峨影厂當厂長,項目就轉到了峨影厂并通過峨影厂下面的一個公司和趙本夫簽了版權轉讓合同。
這時馮小剛又找到趙本夫,得知版權已經被峨影厂購買了之后只好等著,“峨影厂在改編時碰到一些障礙,做不下去。經過協商,他們同意將版權轉給馮小剛。”
■《天下無賊》改編成電影難在內心戲很多
趙本夫介紹,《天下無賊》1999年發表在《作家》上,還獲得了第八屆小說“百花獎”。2002年,馮小剛曾經想請趙本夫改編劇本,但當時趙本夫要隨中國作協代表團出訪美國沒有時間。于是,馮小剛自己親自改編,“從一個短篇小說改編成電影,馮小剛的工作量很大。”趙本夫說。
馮小剛曾表示,《天下無賊》在關照人物內心上要下更大功夫,希望能讓更多人看了以后不僅僅是一笑而過。趙本夫昨天也說,小說里內心戲比較多,有不少寫內心的細節,這點在電影表現上是難點。
《天下無賊》目前在甘肅夏河選景,這符合趙本夫原來的想象嗎?趙本夫說,小說里的故事情節主要發生在西部和火車上。江蘇土生土長的趙本夫能把西部寫好嗎?趙本夫解釋說:“我去過西部。但文學主要靠想象,靠虛构,那么多生活不可能都經歷過。”
《天下無賊》的男主角已經由最初的周星馳變為葛优,哪一個更加符合趙本夫筆下的人物呢?趙本夫說自己對影視娛樂并不是很熟悉,但認為周星馳比較善于搞笑,而葛优比較有潛質,同時他也表示,“尊重馮小剛的勞動,不會干涉。”
■《天下無賊》是個近乎完美的童話
趙本夫對記者說,自己對《天下無賊》整體比較滿意,“無論結构還是語言都不錯。”趙本夫說。首先是小說的名字起得比較妙、比較打眼;其次是作品的立意比較好,給改編提供的空間比較大。和趙本夫的滿意相比,不少人卻批評《天下無賊》的故事過于理想化。雖然如此,但他認為電影出來之后在這點上不會引起很大的爭議,
“《天下無賊》探討的是人靈魂的一种進化,呼喚的是一种美好的東西,作品的立意和走向才是值得關注的。”那為什么要通過賊來呼喚美好的東西?趙本夫告訴記者,主要是想反其道而行之,有點黑色幽默,“生活太复雜,某一個瞬間就可能讓一個人改變主意。《天下無賊》是一個近乎美好的童話,一個肥皂泡。”
■《走出藍水河》李代桃僵
趙本夫的作品改編成影視劇似乎總要經歷些磨難:《天下無賊》第一次劇本沒有通過;而根据《刀客与女人》改編的電視劇為何要用趙本夫另一部小說的名字《走出藍水河》呢?原來,一開始用《刀客与女人》申報時沒有通過,于是改名。“小說《刀客与女人》我寫的時候叫《人間詞話》,出版社出于商業考慮改了書名”。現在電視劇卻幫他了卻了心愿,毛阿敏演唱的片尾曲就叫《人間詞話》。
和《天下無賊》的理想化相比,電視劇《走出藍水河》就比較凝重了:寫了從民國初建到“文革”結束這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主要是通過一個土匪的命運寫一种文化心態、人文心態,包括對‘文革’的反思”。雖然電視劇把“文革”部分加以改動,但趙本夫如此評价自己這部1985年寫就的小說,“這部小說我寫了十几年,改編時并沒有增加內容。不追求時效性的主要目的是想借此告訴讀者,我的小說賣的不是水而是血。”(//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