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陳彥玲 瞭解孩子的心智發展

三個碩士學位 三個孩子的媽媽
吳心慧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月12日訊】陳彥玲教授關心孩子,關心孩子的教育,更關心孩子是否知道生命的真正價值和意義。

陳彥玲教授從小就很會唸書,唸的都是第一志願的學府,成績也常名列第一。她擁有台大醫學院碩士,美國兒童發展碩士及資優教育碩士等傲人的學歷。對她而言,讀書應當是一件快樂的事。事實不然,因為她一直無法從教科書中找到生命的目的為何。帶著這些困惑,一直到在美國工作時,生命才得到了新的啟發。

珍視生命本質 不受觀念所限

碩士畢業後,她到加州公立小學的資優班任教,教學工作相當愉快。她發現這些自信且自重的孩子,完全是自發性的學習,老師不需要特別的獎勵或處罰,他們懂得唸書的目的為何。從這些孩子的身上,她看到了生命本身的珍貴,而她從小到大,即使拿到大獎,也從沒這種感覺。於是,她發現兩地教育本質的差異。

陳教授表示,當一個社會,只重視人的單一價值,以成績和工作成就做為取向時,如此便忽視了品德教育,也輕忽了人際對待,更無法了解生命本身的價值,人的真誠沒了,合作被競爭取而代之。

她的另一個小故事也發人深省。她剛到美國時是唸先修班,成績很好,當要正式申請學校時,赫然發現托褔期限已過。為了省錢,更不想浪費時間再去看托福的書,她跑到主管機關,問了承辦人員一個問題:「為什麼要考托福?」對方客氣的回答:「要證明語文能力。」接著她又問:「如果已先修過一些課程,成績很好,也可獲得認教老師的推薦信,還需要這項資格嗎?」那個承辦人員與主管研究幾分鐘後,回答她:「不需要了。」這個經驗讓她學到,原來一句話,一個真誠的態度,加上自信,居然可以打破全世界公認的規定,而不需要受限於既有的觀念和框框中。

傳授豐富經驗 師長受益無數

回國後,她在台大醫院開過資優特別門診,除了輔導資優孩子之外,她也不忘提醒他們的父母,要了解孩子對自我,對生命的看法。

她也曾在政大教授特殊教育課程,學生得自己為自己打分數。她希望這些學生真正了解分數的意義,將來進入教職之後,才能更細心去發現孩子的潛力。

目前許多國小會請她設計一些課程,協助學校老師,進行學生的輔導,並推廣親職教育。

三個孩子的媽 智慧慈善應變

她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老大十歲、老二五歲,老三是五個月大的娃娃,都是她自己帶大,親自餵母奶,問她演講時如何處理,她回答:「如果沒人可托,就帶著去演講。」

她回憶老大一年級時,有一回去接他下課,正好看到兒子的眼睛被一個小朋友打傷,小朋友辯稱打錯人。她請老師不要處罰這個孩子,讓她來溝通。她告訴那個小朋友,這幾天的時間,同學眼睛痛不能來上學了,要請他仔細聽課,才能當他的小老師。另外,她也機會教育其他孩子,請全班小朋友都想一想,大家要如何協助一個眼睛受傷的同學,在環境上應做那些改變。

結束了這段採訪,我看到了陳教授不為名、不為利,真心的關心教育的本質,更能感受到她對人的真誠關懷。她很願意分享自己的一些經驗,協助讀者來共同探索孩子的心智發展。歡迎您的參與!

主題:瞭解孩子的心智發展
時間:2/22(日)下午3:00~5:30
地點:台大新聞所教室
講師:陳彥玲教授(曾任:台大醫院兒童精神科研究員、政大教育學程特殊教育召集人、台北市西區中輟生輔導計畫督導、台北縣七星區輔導團督導)。
費用:300元(附贈大紀元時報半年份),父母同行七折優惠。
報名專線:02-2701-0061#60,蘇小姐。請預先電話報名,額滿為止。
──轉自台灣大紀元時報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美國佛州一位母親說,作為家長,她的職責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隊長」,並拒絕成為他們的朋友或「直升機父母」,否則你將培養不出有韌性的孩子。
  • 漫無目的的育兒,是一件非常慌亂的事。有了孩子後的每一天,我們都要面對許多抉擇:替孩子準備什麼食物?找什麼學校?玩什麼運動?如果父母心無定性,總是猶豫不決或朝令夕改,家庭就會陷入各種混亂。
  • 絨毛玩具
    六歲之前還是處於自我為中心的時期,沒有所謂的「他我概念」,如果這時強迫孩子分享,其實是搶劫的行為,要讓孩子懂得「分享」,應該先滿足孩子的占有欲,然後藉由模仿、身教、品格教育,逐漸成形。
  • 很多媽媽問我,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發現自己的影子。
  • 當孩子表現得不如我們所預期,我們感到生氣,而對著孩子指責、批評、責罵或威脅……但我們如此反應,除了宣洩自己的情緒外,對孩子的幫助到底有多大?
  • 良好的親子溝通,可培養小孩願意訴說的習慣。(Shutterstock)
    不少父母師長總是摸不透:為何孩子老愛對立反抗?也常為這種行為的教育問題而犯愁。針對這類惱人的問題,臨床心理師釐清常見的教育迷思與誤區,並提供三招教養祕訣,指引如何有效經營良好互動,化解劍拔弩張的危機。
  • 誰都不想霸凌事件發生在孩子身上,但少年人遭遇霸凌的實際情況卻十分驚人。據美國國家教育統計中心(NCES)統計,僅2019年,就有超過20%的12至18歲美國學生報告稱在該學年遭受過校園欺凌,包括謠言中傷、取笑、辱罵或侮辱、推搡、絆倒、吐口水或威脅等。
  • 成功教育真的有規律可循嗎?虎媽教育法,是成功寶典,還是個騙局?
  • 游泳池
    在這個「不曉得未來會發生什麼事」的年代,每個人都需要有「能處理未知事物的理科力」!能不能直接用手感應溫度?人類對溫度的感覺相當模糊,十分容易出錯,因為人會「適應」,所以如果需要精準。用儀器測量才是最好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