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世界真精彩 如今的世界真無奈
【大紀元12月30日訊】(BBC中文网特約撰稿人方壺齋)前不久在電視上看到一條新聞, 說如今科學技術發達了,美國人的生活滿足感卻下降了。 特別是青少年,盡管他們現在玩的聲光電气的東西五花八門,他們還是覺得沒事做,無聊。
空虛的精神世界
商家每年都推出花樣翻新的電子游戲,還是滿足不了填補年輕人精神空白的需要。大人們也是一樣。
電視里現在充斥各种刺激的節目:可以大打出手的專門揭人隱私的脫口秀,表演吃活虫子的所謂勇敢者的節目,講一個不知道是什么万富翁的年輕紳士操縱一場眾多女人互相角逐,力求成為他的情人的節目。
很多這樣的節目,都出現在每天電視的黃金時間,說明其收視率不低,也說明相當的人精神生活貧乏,只能靠這种低級庸俗的刺激節目給自己一點新鮮感。
但是因為這些電子游戲,這些庸俗節目,根本不能給人有丰富營養的精神食糧,所以是越吃越餓,越多越覺得無聊,而越無聊就要求越多。這就好比是吸毒上了癮。
有一次,我在商場里看著那些成堆的電子游戲,每個都价格不菲,心想,這年頭,誰敢生孩子!
日常生活的電子化
電子娛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越來越精細,越來越花樣繁多。与此可以相比的是我們的日常生活,越來越電子化。
電子化當然有不少的好處,比如銀行系統可以讓你隨時隨地管理你的賬戶,可以讓你不必到郵局排隊就付好你每月的賬單。電子信和互聯网使得通信不但成本低,而且快捷。小小的iPod,中文不知道叫什么,不妨叫做“万寶囊”吧,竟能容得下那么多首歌,簡直就像那個裝著魔鬼的瓶子。還有那個手机,不但能通話,還能照相。媒體警告人們,在銀行的取款机取款的時候,要看看身后有沒有人打手机,免得被人家拍了個人密碼去。
每天看到電視廣告里和報紙上介紹的這些五花八門的電子小物件,就不禁要惊訝如今的世界真精彩。
越先進,越累
但是精彩的同時,我們的生活中又出現了成堆的新的煩惱。電子技術本來應該使我們提高管理生活和工作的效率,從而能夠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從事精神方面的創造和享受。
我記得好像在馬克思主義的課本里對未來世界就是這么暢想的。可是今天,看看周圍的人,我看不到几個悠閑的。電子技術的确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產出增加了,但是同時,并沒有哪個老板說,好了,現在你們上半天班就可以了。公司里面看到的是不斷的加班。
看到這种趨勢,我猜人類社會的技術進步,大概永遠不會走在人類社會所面臨的要做的工作前頭,而是被這种日益增加的工作量所驅使的。
技術進步產生的本身,就构成一种工作量,首先要求人去完成。此外,提高效率的技術的出現,使得賺錢的速度也增加了,而資本家賺錢是沒有止境的,所以公司永遠不會因為采用了高效率的技術而減輕雇員的工作量。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為了減少工作量去發明先進的技術,而發明先進技術本身卻增加了工作量。所以我們是越先進,越累。
有的日常生活的技術,我們不需要去制造,所以不是我們的工作量,但是我們要用它們的時候,光是去理解那些技術說明就夠我們喝一壺的了。
很多人是天生的“技術恐懼症”患者,哪怕是最簡單的技術操作的說明,都不愿意看。我就常常遇到這樣的人,想當然地以為我愿意看,知道我什么地方長著一張技術臉。其實我對技術,也有深深的內心恐懼,但是當別人找上門來,我就得硬著頭皮去琢磨。要是自己琢磨會了就完了,也行,偏偏還得給別人講解,那是最頭疼的事情。
我過去在北京認識一位女士,單位給她配了車,她已經會開了,卻開著車接我去給她翻譯怎么開那輛車的英文說明。這真好比是騎著驢找驢。英文的使用說明,語言特別開嗦,整個儿把用戶當成傻子。筆頭翻譯那些東西,文字多而信息少, 越翻越來气。
另外一种累
另外,先進的電子技術加上社會生活的商業化也給我們增添了另外一种累,那就是防不胜防的垃圾信件。
電子信箱里的垃圾信,主要是拜托网絡技術的發達。你的電子郵箱地址(北京人喜歡管那叫“网址”)大部分時間是被偷窺去的,然后一傳十,十傳百,你就成了接收垃圾信的信筒之一。
我的一個電子郵箱,現在已經完全被垃圾信占用了,而且主要是來自國內的各個厂家。害得我只好放棄用那個信箱。有的垃圾信非常可气,不看對象。比如我就收到過問我要不要增大乳房的信件。相信有的女士一定收到過相反內容的垃圾信。
現在電子郵件提供商都設有過濾垃圾信的功能。比較徹底的是hotmail,有最高級的,就是只允許你地址本上的人的信通過。Yahoo 沒有做到這么嚴格。不過,如果給一個人自己的hotmail電郵地址,卻沒有對方的,那他發過來的信就被拒之門外了。
郵筒里的垃圾信,是因為你把地址給出去了才來的,一般來自跟你有生意往來的公司。你會發現你的銀行并不滿足你僅僅在他們那里存了錢,總是千方百計地向你推銷別的服務,什么個人信用報告單啦,什么新的信用卡啦,什么人壽保險啦,什么事故保險啦, 等等。一般都是讓你免費試一段時間,到時候可以取消。但是一般人誰忙起來, 都不容易記住取消掉,于是收賬就開始了。
這些垃圾信的語言特別气人,都是雇用了受過專門訓練的寫手寫的。這种專門訓練,在大學英語系里叫做“技術寫作”,完全是商業化社會的惡果。其基本宗旨,就是教人怎么巧言令色,玩弄語言游戲,誘騙讀者上當。
比如那些推銷服務的信,常常說,如果你到時候不取消的話,我們就要開始收費了,但是字面上可不這么說。字面上說的是:“如果你對我們的服務滿意并且希望繼續的話,您每月的使用費將會非常方便地加到你的賬戶上。”這里的“方便”一詞, 表面上是用戶方便了,不用寫支票,不用花錢買信封郵票,不用上街寄信。但是更方便的,恐怕是服務公司可以輕易地從你腰包里掏錢,哪怕服務會出現不好的時候。
商業垃圾信里還有一個印刷方面的損招,那就是好處用大字體寫,保留的話用極小的字體寫成腳注。這專門是為了賺取懶人,粗心人和眼睛不好使的人的錢的。
說起粗心和眼神不好,我在麥當勞花過一次冤枉錢。買了漢堡以后,看看零錢不多,就用銀行卡付帳。使用銀行卡,我是從來沒有遇到過收費的情況的,但是當我刷了卡,輸入了密碼,一眼瞥見收錢机的小屏幕上的錢比應該收的多。問服務員怎么回事。他說用卡收使用費,七毛五,等于四分之三個漢堡包。我說你剛才應該告訴我。他一指那個密碼盤,說:“上面寫著呢!”這下我也沒話了,不過覺得麥當勞這個小錢賺得真是小气。
現在我屋里的桌子上,總是有一堆垃圾信,怎么處理也處理不完。 你也許會說扔了不就得了。非也。那些信上,都有地址,被別人撿了去,輕者被新的垃圾信公司所利用,重者被拿去偽造你的身份,到時候你就苦不堪言了。
准備旅行比旅行累
現在出門旅行,要是去一個生地方,為了預先了解一下那里的情形,需要查找有關資料。那個地方的人文地理工農業出產的情況,不知道也罷了,但是吃住行的情況,是必須知道得越多越好。
首先,坐飛机去的話,現在网上讓你找便宜机票的网站,就不只一家。各個航空公司也都有自己的网站。方便不是?可是每到一個网站,你都得把從哪里出發,到哪里去,什么時候去,什么時候回來,用鍵盤敲進一個网上的表格里。往往是敲了半天,搜索出來的結果都不盡人意。這一通敲,就算白敲了。
過去打電話給旅行社,動動嘴皮子就行了,敲鍵盤是對方的事。現在很多人都為了盡可能多找便宜,都在自力更生地努力敲鍵盤,不知道這樣常常是得不償失。
要是去的地方是一個旅游胜地,那關于它的資料就更多了。你看書店里賣的那些旅游手冊,一個國家就是一大厚本,跟圣經似的。信息多了,當然比沒有信息好,但是太多了,一則讀起來費很多時間。不讀吧,人家書在那儿擺著,一副“你不讀我,到時候抓瞎可沒人管”的神气,讓你放心不下。二則呢,往往容易給自己上了一個套儿。 怎么講呢?比如要找便宜的旅館,從手冊上看到一家,不錯,于是心里想著到了以后就奔那儿去了。如果事先訂了房間,那么到時候找那個旅館,倒也不算浪費時間。問題是如果沒有訂,卻又相信只有那家才好,到時候去專門找它,就是一件累人的事。
旅館還好說,別的地方,旅游書上介紹了,就在你腦子里生了根,讓你想著到時候都去看看,否則就是白來一趟。這又是給自己上了一個套儿。那些旅游書還要告誡你去哪儿不安全,什么時候在外頭不安全。門還沒出呢,倒先怕了。這心理負擔,也是一個累。
還是沒有產生旅游業的時候旅行起來更輕松。交通部門不搶顧客,所以沒有互相競爭, 也就沒有那么多服務可選的。出門在外,到一個地方看什么,也是到了再說,向當地人打听,用不著預先做功課。住店呢,也用不著事先比較十多個旅店。如果事先有旅店的電話號碼,打個電話問問,也比在网上閱讀那些旅店的詳細資料省事。至于安全問題,除非是兵荒馬亂的年代,否則總是安全的時候比不安全的時候多。
我們現在還是人嗎?
電子技術的進步,把人變成了一堆數字,一堆用戶稱呼和一堆密碼。
我自己有八個電子郵箱,四個免費网頁,每個各有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一個网上銀行賬戶,一個銀行卡,兩個信用卡(雖然我只用一個),一個社會安全號碼,一個車牌號,一個車輛身份號,一個汽車保險賬戶,一個醫療保險賬戶。如果要參加网上的什么俱樂部,閱讀什么報紙,也都得成為用戶,那又是一堆用戶名和密碼。
那些网上的免費電子郵箱和网頁,是自找的麻煩。我當然可以簡化成都用一個密碼。這樣做當然也有危險。至于那些和個人財政有關的密碼,則是必不可少。
這些賬戶的用戶名稱和密碼,如果都記在一個“密電碼”上, 万一丟了就慘了。 如果分別記在几個地方,管理起來又很麻煩。
另外為了防止丟失以后被別人讀了,就想到發揮母語优勢,用漢字記數字。比如8802616 就寫成“爸爸領儿溜一溜”。但是美國的漢人多,這樣還不覺得保險,就發明獨特的密碼。比如把7181寫成“党日軍節”。有一次看到自己的老地址本上寫著“吾妻溜走”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那說的是什么。
2004-12-26寄自美國(//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