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29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台灣每十位老人就有一位需要別人在旁長期照顧。根據統計,褥瘡的發生率在急性病院大約百分之三到十四,而在慢性醫療機構,甚至高達百分之二十五。復健科醫師指出,長時間臥床容易產生褥瘡,如果處理不當,萬一引發敗血症,甚至可能要命。
台安醫院復健科主任鍾佩珍表示,臨床上曾經有一名70歲的中風老先生,因為癱瘓長期臥床,家人一時疏忽,沒有定期幫他翻身,結果股溝上方長了一個十元硬幣大小的褥瘡,等到傷口嚴重才送醫,結果他的皮膚傷口不但已經潰爛,而且非常深。
醫師指出,褥瘡一旦惡化破皮,細菌就有機會入侵而導致傷口感染,如果抵抗力太弱,感染就可能擴及全身,引發致命的敗血症。
想要預防褥瘡,必須做好皮膚清潔檢查,定時翻身。如果能夠自行移動,最好每十五分鐘就移動一下身體,如果無法自己翻身,照顧者至少兩小時要幫患者翻一次身。
此外,長期臥床的患者可以選擇自動轉壓的雙層氣墊床,不會讓同一個部位長時間受壓迫,避免褥瘡等併發症發生。床單也要注意,材質必須平滑透氣,吸汗吸水,不能有皺褶,這樣才能讓皮膚保持乾爽,避免受傷感染。